王介簡介
南宋學官。 紹熙元年(1190)廷對,陳時弊,光宗嘉其直,擢進士。為國子錄,遷太學博士,因忤 韓侂胄,出知地方州郡。侂胄誅,召還,除侍左 郎官、 太子舍人,改兵部郎官、國子司業(yè)、太子侍講、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國子祭酒,升太子右諭德。對太子篤意輔導,每遇講讀,因事規(guī)諫,勸阻奢逸欲念。
王介——久道忠言毅
王介,字元石,婺州金華人。從 朱熹、 呂祖謙游。登 紹熙元年進士第,廷對陳時弊,大略言:“近者罷拾遺、補闕,有遠諫之意,小人唱為朋黨,有厭薄道學之名!鄙霞纹渲,擢居第三人。
王介事跡
簽書昭慶軍節(jié)度判官廳公事,除為國子錄,上疏言:“壽皇親挈神器授之陛下,孝敬豈可久闕乎?”又言:“婦事舅姑如事父母,不可虧宮中之禮!辈粓蟆P⒆诒,介又力請上過宮執(zhí)喪,累疏言辭激切,人嘆其忠。
寧宗即位,介上疏言:“陛下即位未三月,策免宰相,遷易臺諫,悉出內(nèi)批,非治世事也。崇寧、大觀間事出御批,遂成北狩之禍。 杜衍為相,常積內(nèi)降十數(shù)封還,今宰相不敢封納,臺諫不敢彈奏,此豈可久之道。”遷太學博士。
發(fā)展過程
時 韓侂胄居中潛弄威福之柄,猶未肆也,而文墨議論之士陰附之以希進,于是始無所憚矣。侂胄始疑介前封事詆己,且其弟仰胄嘗以舊識求自通,介拒絕之,侂胄怨益深。
添差通判 紹興府,尋知邵武軍。會學禁起,諫大夫姚愈劾介與 袁燮皆偽學之黨,且附會前相汝愚,主管 臺州崇道觀。久之,差知廣德軍。侂胄之隸人蘇師旦忿介不通謁,目為偽黨,并及甲寅廷對之語,以告侂胄。有勸其自明者,介曰:“吾發(fā)已種種,豈為鼠輩所使邪!”侂胄亦畏公議不敢發(fā)。以外艱去。
免喪,知 饒州,未赴,召為秘書郎,遷度支 郎官。師旦已建節(jié),介與同列謁政府,遇之 于庭,客皆逾階而揖,介不顧。于是殿中侍御史徐柟劾介資淺立異,奉祠,除都大坑冶。
侂胄誅,朝廷更化,介召還,除侍左 郎官兼右司、 太子舍人,改兵部郎官、國子司業(yè)、太子侍講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除國子祭酒。會以不雨,詔百官指陳闕失,時宰相 史彌遠以母喪起復,介手疏歷論時政,推本《洪范》僭恒晹若之證,謂:“羅日愿為變,是下人謀上也。修好增幣,而金人猶觖望,是夷人亂華也。內(nèi)批數(shù)出,是左右干政也。諫官無故出省,是小人間君子也。皆謂之僭。一僭已足以致天變,而況兼有之哉。”又言:“漢法天地降災,策免丞相,乞令彌遠終喪,擇公正無私者置左右,王、呂、蔡、秦之覆轍,可以為戒。”
接送伴金國賀生辰使還,奏:“故事兩國通廟諱、御名,而本朝止通御名,高宗至光宗皆傳名而不傳諱, 紹熙初,黃裳嘗以為言,而未及厘正。愿正典禮,以尊宗廟!
除 秘書監(jiān),升太子右諭德。其在春宮,篤意輔導,每遇講讀,因事規(guī)諫。太子嘗欲索館中圖畫,卻而弗與,及張燈設(shè)樂,則諫止之;且乞選配故家以 正始,絕令旨以杜請謁,宮僚分日上直,以資見聞。
遷宗正少卿兼權(quán)中書舍人,繳駁不避權(quán)貴。 張允濟以 閣職為州鈐,介謂此小事而用權(quán)臣例,破祖宗制,不可不封還詞頭。丞相語介曰:“此中宮意。”介曰:“宰相而逢宮禁意向,給舍而奉宰相風旨,朝廷 紀綱掃地矣!
居數(shù)日,除 起居舍人。介奏:“宰相以私請不行,而托威福于宮禁,權(quán)且下移,誰敢以忠告陛下者!逼驓w老,不許。言:“本朝循唐入閣之制,左右史不立前殿,若御后殿,則立朵殿下,何所聞見而 修起居注乎?乞依歐陽修、 王存、 胡銓所請,分立殿上。”
吏部侍郎 許奕以言事去國,介奏曰:“陛下更化三年,而言事官去者五人, 倪思、 傅伯成既去,其后 蔡幼學、 鄒應龍相繼而出,今許奕復蹈前轍。此五臣者,四為給事,一為諫大夫,兩年之間,盡聽其去;蛑^此皆宰相意,自古未有大臣因給舍論事而去之者,是大臣誤陛下也,將恐成孤立之勢!笔枳,乞補外,以右文殿修撰知嘉興府。
最終結(jié)果
歲余,升集英殿修撰、知襄陽府、京西安撫使。徙知慶元府兼沿海制置使,以疾奉祠。嘉定六年八月卒,年五十六。端平三年,郡守 趙汝談?wù)堄诔,特贈中大夫、寶章閣待制,謚忠簡。子野,自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