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jīng)歷
學習經(jīng)歷
1981—1985:湖南師范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獲學士學位。
1987—1990: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中國現(xiàn)代文學專業(yè)研究生,獲碩士學位。
1998—2001: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中國現(xiàn)代文學專業(yè)研究生,獲博士學位。
工作經(jīng)歷
1985—1987: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系學前教研室,任教兒童文學,任助教、講師。
1990—2000:廣州師范學院(廣州大學)中文系,任教中國現(xiàn)代文學、兒童文學,先后任講師、副教授(1997)。
2001—2003: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育學博士后研究,參與編寫北師大版新課標小學《語文》教材,出站報告“兒童文學作為小學語文課程資源的研究”。
2003—2014: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工作,任教中國現(xiàn)代文學、兒童文學,先后任副教授(2003資格認證)、教授(2008)。2010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2003—2004曾在香港教育學院以校際合作的方式任教1年,2011年在香港浸會大學講授碩士生課程,聯(lián)合培養(yǎng)碩士研究生4名。曾到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qū)講學。指導日本、韓國、泰國等國留學博士生。
2020年9月,擔任第二屆接力杯曹文軒兒童小說獎、第二屆接力杯金波幼兒文學獎評委。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中國現(xiàn)代文學、兒童文學理論及應用研究。
主講課程
講授本科及研究生課程主要有:“兒童文學概論”“世界兒童文學研究”“兒童文學教育學研究”“兒童文學名著選讀”“兒童圖畫書欣賞與閱讀”“中國現(xiàn)當代女性文學研究”等。
研究成果
出版專著《通向兒童文學之路》《圖畫書的講讀藝術(shù)》《張愛玲與現(xiàn)代主義》《兒童的文學世界》等。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文藝爭鳴》《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等學術(shù)期刊發(fā)表論文30余篇。
獨立主持縱向科研項目有“兒童文學閱讀計劃”(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2007年度一般項目)、“北京童謠的文化教育意義及推廣策略研究”(2013北京社科規(guī)劃研究基地重點項目)等。
獨立主持“經(jīng)典繪本閱讀研究”“學校兒童文學閱讀研究”“幼兒圖畫書閱讀研究”“小學生兒童文學閱讀的理論與實踐”等橫向課題5項。
附:主要著作及發(fā)表論文目錄:
《中國現(xiàn)代新詩流變與外來影響》 | 《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2001年第3期 | CSSCI |
《中國現(xiàn)代主義的民族化》 |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2001年第4期 | CSSCI |
《中國兒童文學推廣的現(xiàn)狀及相關策略》 | 《中國少兒出版》2002年第4期 | |
《試論張愛玲創(chuàng)作繼承的民族傳統(tǒng)》 | 《南京師大學報》2003年第2期 | CSSCI |
《張愛玲作品中現(xiàn)代主義的總體特征》 |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 | CSSCI |
《中國大陸兒童文學推廣的考察與策略研究》 | 《兒童文學學刊》(臺灣)2003年5月總第5期 | 境外中文 |
《張愛玲與現(xiàn)代主義》 | 新世紀出版社2004年2月 | 專著 |
《通向兒童文學之路》 | 新世紀出版社2005年5月 | 專著 |
《從〈離開蛋殼的那一天〉的閱讀實驗看繪本的性質(zhì)與特征》 | 《兒童文學學刊》(臺灣)2005年12月總第14期 | 境外中文 |
《論繪本的性質(zhì)與特征》 | 《海南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1期 | |
《文學作品閱讀教學的理念和策略》 | 《語文教學通訊》2006年第1期 | 中文核心 |
《Introducing Jin Bou2019s Poetry for children》 | 《Bookbird》2006.No.3 | 境外英文 |
《張愛玲創(chuàng)作中現(xiàn)代主義技巧的運用》 | 《福建師范大學學報》2006年第4期 | CSSCI |
《論張愛玲創(chuàng)作的通俗化追求》 | 《山西師大學報》2006年第4期 | 社科核心 |
《從對傅雷批評的辯駁看張愛玲的文藝觀》 | 《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2006年第5期 | CSSCI |
《兒童文學:純真幸福童年的陪伴與守護》 | 《少年兒童研究》2006年第11期 | |
《兒童的文學世界—我的文學課》(7冊) |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 | 輔助教材 |
《兒童文學——小學語文重要的課程資源》 | 《中國兒童文化》(浙師大)(第二輯),2005年12月 | |
《在故事與詩的交匯中行進——王安憶小說藝術(shù)的基本建構(gòu)方式》 |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07年第2期 | 社科核心 |
《兒童詩歌的閱讀教學》 | 《語文教學通訊》2007年第3期 | 中文核心 |
《遍地梟雄:從成長的敘事角度看》 | 《文藝爭鳴》2007年第8期 | CSSCI |
《兒童需要文學》 | 《少年兒童研究》2007年7-8期 | |
《小學生文學閱讀的性質(zhì)、特征和方式》 | 《小學語文》2007年10期 | |
《談教師的兒童文學修養(yǎng)》 | 《語文教學通訊》2007年12期 | 中文核心 |
《寫在羊皮紙上的歷史》 | 《中國圖書評論》2008年4期 | CSSCI |
《證與非證:張愛玲遺稿〈小團圓〉價值辨析》 | 《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09年5期 | CSSCI |
《兒童圖畫書的故事、主題及文字表達》 | 深圳大學學報09年5期 | CSSCI |
《圖畫書的講讀藝術(shù)》 |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10年1月 | 專著 |
《〈十八春〉在張愛玲小說創(chuàng)作中的價值和意義》 | 《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11年9期 | CSSCI |
《閱讀世界兒童文學經(jīng)典》 |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6月 | 教材 |
《兒童的文學世界》(教師版) |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9月 | 專著 |
《繼承發(fā)揚中國詩歌藝術(shù)傳統(tǒng)的純美童詩——評中國詩人金波的兒童詩創(chuàng)作》 | 汕頭大學學報12年1期 | 學報論文 |
《經(jīng)典繪本的欣賞與講讀》 | 新星出版社2012年5月 | 輔助教材 |
《兒童文學課程資源教學應用的理論與實踐》 | 語文教學通訊2012年9期 | 中文核心 |
《二十一世紀繪本課堂》(6冊) |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12年9月 | 輔助教材 |
《中國當代兒童觀與兒童文學觀》 | 《文藝爭鳴》2013年2月號 | CSSCI |
《網(wǎng)游圖書: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游戲閱讀》 | 《中國圖書評論》2013年8月號 | CSSCI |
《小學圖畫書閱讀課程設計的理念、方法與策略》 | 《語文教學通訊》2012年12C | 中文核心 |
《小學生文學課堂》(6冊) | 安徽大學出版社2015年5月 | 輔助教材 |
《兒童的文學世界—我的閱讀課》(7冊) |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年5月 | 專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