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繼守云南
沐晟是黔寧王沐英的次子,自少年時代起就不茍言笑,為人沉穩(wěn),非常喜好讀書,明太祖朱元璋非常喜歡他。后來官任后軍左都督。
建文元年(1399年),沐晟的異母長兄、西平侯沐春逝世。沐春身后無子,故而由沐晟承襲西平侯爵位。等到他就鎮(zhèn)云南的時候,叛蠻刀干孟再次叛亂,明惠帝朱允炆遂拜何福為征虜將軍。何福繼而攻破敵寨并擒拿刀干孟,招降敵軍七萬余人。當時諸蠻分割占據(jù)他的屬地,沐晟一一討平他們。把他鎮(zhèn)守的地方分為三府二州五長官司,又在怒江以西設置屯衛(wèi)千戶所來戍守這里,麓川地區(qū)才安定下來。
開罪岷王
起初,岷王朱楩被分封到云南,岷王在云南多有不法之事,建文元年(1399年)六月,建文帝即位之后將他削藩囚禁。
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即位,釋放岷王歸籓,岷王回到與云南之后更加的肆無忌憚,沐晟在一定程度上牽制岷王的作為。岷王非常生氣,向明成祖朱棣上書進讒說沐晟的壞話。明成祖為之訓誡沐晟,并賜書給岷王,稱沐晟的父親有大功于朝廷,不要開罪與他。
南征立功
永樂三年(1405年),八百大甸進犯明朝邊境,斷絕了貢使,沐晟在車里、木邦討定了八百大甸。
永樂四年(1406年),明朝大加發(fā)兵征討交趾,拜沐晟為征夷左副將軍,與大將張輔走異道從云南進入交趾。所以由蒙自取道在野地披荊斬棘打通道路,奪取了猛烈、掤華等諸關隘。舟船在夜里出了洮水,渡過富良江,與張輔的軍隊會師。雙方共破交趾很多城池,直搗其東西二都,生擒了偽王黎季犛;爻,沐晟論功被進封為黔國公,歲祿三千石,獲賜子孫世襲公爵的誥券。
之后交趾的簡定復叛,明成祖命沐晟佩征夷將軍之印率軍征討,雙方在厥江大戰(zhàn),沐晟戰(zhàn)敗。張輔再率領軍隊與沐晟合討交趾,生擒了簡定送到京師。之后張輔回到京師,留沐晟繼續(xù)搜捕陳季擴,沐晟多次戰(zhàn)役都不能攻下。張輔再次率軍出師與沐晟會合,一直追擊到占城,擒獲了陳季擴,之后才班師回朝,沐晟也受到了明成祖的賞賜。永樂十七年(1419年),富州的蠻族叛亂,沐晟率領軍隊前去圍剿,還沒等進攻,派人前去曉以大義,竟然令他們投降了。
晚年逝世
明仁宗朱高熾即位之后,沐晟加太傅,并且為他鑄征南將軍之印。之后沐氏繼而鎮(zhèn)守的,都贈與這方寶印。
宣德元年(1426年),交趾的黎利的勢力又開始發(fā)展起來,明廷下詔沐晟和安遠侯柳升一起進討交趾。之后柳升戰(zhàn)敗而死,沐晟也隨之退兵。群臣都彈劾沐晟,明宣宗收回了他的寶印以示懲戒。
正統(tǒng)三年(1438年),麓川思任發(fā)發(fā)動叛亂。沐晟抵達金齒,與他的弟弟沐昂以及都督方政會師。方政為前鋒,擊破了賊兵沿江的諸寨,明軍逐北至高黎共山下,再次擊破了叛軍。
正統(tǒng)四年(1439年)再次攻破其舊寨。方政中了埋伏而死,明軍被擊敗。沐晟也退軍,逐漸因恐懼而發(fā)病,到了楚雄之后逝世。明廷贈他為定遠王,謚號忠敬。
主要成就
建文元年(1399年)沐晟封侯。當時何福已經(jīng)戰(zhàn)勝擒拿刀干孟、送歸思倫發(fā)回麓川。當思倫發(fā)死后,其部族爭先分搶,沐晟討伐平定麓川。永樂元年(1403年),安南丞相黎季犛殺死國王,并向明朝謊稱陳氏王朝無后,百姓推舉自己當王,明成祖便賜其為王,但陳氏王朝老臣裴伯耆與原國王的兄弟陳天平入京闡明真相,成祖便派使者送陳天平回國即位,但黎季犛父子將明朝使臣與陳天平殺死,成祖大怒,命沐晟為征夷左副將軍,與朱能分兵進攻安南,沐晟從云南進攻,朱能從廣西進攻,但朱能在途中因病去世,張玉之子張輔接替其職,兩人在白鶴會師,打下重鎮(zhèn)多邦,并擒拿黎季犛,論功封黔國公。正統(tǒng)三年(1438年),麓川再次叛亂,沐晟和胞弟沐昂、都督方政會兵攻擊,軍至高黎共山下再破敵軍。
人物評價
張廷玉《明史》:晟席父兄業(yè),用兵非所長,戰(zhàn)數(shù)不利。朝廷以其絕遠,且世將,寬假之。而滇人懾晟父子威信,莊事如朝廷。片楮下,土酋具威儀出郭迎,盥而后啟,曰:“此令旨也!标删面(zhèn),置田園三百六十區(qū),資財充牣,善事朝貴,賂遺不絕,以故得中外聲。
家族成員
父親
沐英:明朝開國功臣,軍事將領。字文英,濠州定遠(今安徽省定遠縣)人,朱元璋養(yǎng)子。兄弟
兄長:沐春弟弟:沐昂、沐昕世系
第一代:沐晟,建文元年(1399年)襲西平侯,永樂六年(1408年)以平安南功封黔國公,正統(tǒng)四年(1439年)卒于軍。第二代:沐斌,字文輝,正統(tǒng)五年(1440年)襲爵,景泰元年(1450年)卒。第三代:沐琮,字廷芳,成化元年(1465年)襲爵,弘治九年(1496年)卒。第四代:沐昆,字元中,定邊伯沐昂四世孫,正德十四年(1519年)卒。第五代:沐紹勛,嘉靖十五年(1536年)卒。第六代:沐朝輔,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卒。第七代:沐融,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卒。第八代:沐鞏,沐融之弟,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襲爵。第九代:沐朝弼,沐朝輔之弟。第十代:沐昌祚,天啟五年(1625年)卒,以孫啟元嗣爵。第十一代:沐睿,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因父病代鎮(zhèn),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因罪下獄。第十二代:沐啟元,天啟五年(1625年)嗣爵,崇禎元年(1628年)卒。第十三代:沐天波,崇禎元年(1628年)襲爵,掛征南將軍印。永歷十五年(1661年)不屈死。史籍記載
《明史·卷一百二十六·列傳第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