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盛利(1921~1982),上海川沙縣人。出生于貧農家庭,父母早亡。由嬸娘撫養(yǎng)長大。因生活所迫,13歲到漢口公證機器廠當學徒,并先后在重慶等地多家工廠做車工和鉗工。民國35年(1946年)5月,回到上?歼M中國農業(yè)機械公司(現(xiàn)上海機床廠)當車工。
上海解放后,堅持上夜校讀書,從掃盲開始,達到初中文化程度。1952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他創(chuàng)造發(fā)明了“硬質合金臺階式車刀”,提高了車床加工效率,并在全國推廣使用。他刻苦鉆研切削技術,首創(chuàng)車床每分鐘切削550公尺的全市最高紀錄。1953年,他先后改進和首創(chuàng)10多種刀具和刀具操作法,5年完成了9年的工作量,成為全國著名的時代超人和高速切削能手,從1953~1955年,連續(xù)3年被評為上海市勞動模范。1956年被評為全國先進生產者。同年3月,出席全國機械工業(yè)先進生產者代表大會和全國第一次先進工作者代表大會。次年,他作為中國勞動人民代表團的成員,赴蘇聯(lián)參加十月社會主義革命40周年紀念活動,并到波蘭等東歐國家參觀訪問。他先后8次見到毛澤東主席,5次見到周恩來總理。1964年后,歷任上海機床廠技術革新辦公室副主任,老年工人技術傳授隊隊長、工人技師等職,并與大家一起試制成功了硬質合金斜刃鉸刀、硬質合金浮動鉸刀、無刃鉸刀、斜刃絲錐等孔類零件精加工切削刀具。1976年后,又連續(xù)3年被評為上海市先進生產者。并任上海機床廠工藝科副科長、廠工會委員、上?萍紖f(xié)會顧問、楊浦區(qū)科技協(xié)會副主任、楊浦區(qū)第五屆政協(xié)委員,還被選為黨員代表、出席中共第十一屆全國代表大會。生前著有《不重磨刀具》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