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jīng)歷
劉曉東教育學博士(1992-1995),南京師范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員,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 (2001年受聘)、博士生導師(2002年受聘)。美國哥倫比亞大學Program in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訪問學者(2011年2月-2012年2月)。第十屆全國青聯(lián)委員,浙江師范大學兒童文化研究院兼職教授、《中國兒童文化》學術(shù)委員會委員,浙江師范大學杭州幼兒師范學院《幼兒教育》(教育科學版)編輯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幼兒教育導讀》顧問。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為兒童哲學、教育哲學、文化哲學,學前教育學。
主要貢獻
有論文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資料《哲學原理》《倫理學》《教育學》《中小學教育》《小學各科教與學》《幼兒教育》、臺灣《臺海兩岸》等刊物轉(zhuǎn)發(fā)。
出版專著
專著《兒童精神哲學》,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專著《兒童教育新論》,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2008年修訂版。
專著《解放兒童》,新華出版社2002年版,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年修訂版;
專著《兒童文化與兒童教育》,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年版。
專著《蒙蔽與拯救:評兒童讀經(jīng)》,江蘇教育出版沈2009年版。
主編《學前教育學》,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2009年修訂版。
發(fā)表論文
發(fā)表論文190余篇。發(fā)表有文藝作品。論文選目有:
《論“奧威爾問題”》(中英文版),《學術(shù)界》2010(11)。
《“雙基”理論與教育學的現(xiàn)代觀念是相悖的》,《全球教育展望》2010(6)。
《論兒童教育的古今中西問題》, 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6)。
《兒童精神發(fā)生學對兒童教育研究和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的影響》,載《上海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2008(1)。
劉暁東著,第8章「中國における子ども観―子どもの精神発達の研究とその教育的意義」,載労凱聲/山﨑髙哉(共編).「日中教育學対話Ⅰ 教育學研究と教育改革の現(xiàn)狀と課題」,(橫浜)春風社2008年8月。(ISBN 9784861101595)。
《先秦〈學記〉“禁于未發(fā)”章新詮》,載《南京師大學報》(社科版)2008(2)。
《兒童哲學:外延和內(nèi)涵》,載《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2008(3)。
《寫詩就是回到我童年的舊鄉(xiāng)村》(文摘),載《中國教育報》2006年11月09日第八版。
《童年研究:根的探尋》,載《中國兒童文化》第二輯,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05年12月。
《從學習取向到成長取向:中國學前教育變革的方向》,《學前教育研究》2006(4)。
《文化改造與教育改造》,載《教育:思想與對話》第1輯,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
《論兒童文化――兼論兒童文化與成人文化的互哺互補關(guān)系》,載《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2)。
《“救救孩子”以及如何“救救孩子” 》,載《學前教育研究》2004(11)。
《海子:一個追求塵世幸福的人-〈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解讀》,載《名作欣賞》》2003(7)。
《論教育與天性》,載《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4)。
《幼兒學外語問題之我見》,載《教育研究》》2000(11)。
《個體與類精神發(fā)生的一致性:歷史線索與理論分析》,載《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0(4)。
《美:本體之美與審美之美》,載《南京師大學報》(社科版)1998(3)。
《夜很美》(散文詩,外兩篇),載《青春》1998(8)。
《模范情書》,載 《心理世界》1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