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資料
賴華生,系中國藝術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青年詩人協(xié)會會員,江西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江西詩詞協(xié)會會員等,F(xiàn)于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攻讀繪畫方向碩士研究生。曾赴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學習,得梁占巖等多位名師指導。 各類作品在全國獲獎二十余次,入編多部作品集。曾舉辦個人書法篆刻作品展。應邀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知名書法家、文化學者治印。作品發(fā)表于《中國書畫報》《青少年書法報》《讀者》《詩中國》《陶瓷學報》等報刊雜志,并在北京等地展出。曾接受《CHINA DAILY》《中國青年報》《景德鎮(zhèn)日報》、景德鎮(zhèn)電視臺等多家媒體采訪,多幅作品被國內(nèi)外友人收藏。
理論研究方面,曾采訪過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周鐵農(nóng)等國家領導人,針對陶瓷藝術創(chuàng)作等,曾采訪過王錫良、戴榮華、王恩懷、戚培才、李菊生、彭競強、李文躍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并得到諸位老師的指導。2010年曾參與《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個人評傳》系列叢書的采訪編撰工作。《沁園春.昌南》等詩歌、散文等作品曾多次刊登著名報刊雜志,現(xiàn)存有詩歌集《夫之集》《夫之詩草》《石頭山人記》等。發(fā)表在中青網(wǎng)、中國電視網(wǎng)、新華網(wǎng)、江西法制網(wǎng)、江西青年網(wǎng)、江西教育電視臺、江西文明網(wǎng)、景德鎮(zhèn)日報、景德鎮(zhèn)晚報、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報、《讀者》、《南風窗》等網(wǎng)絡、紙質媒體文章300余篇。
自幼跟隨父親學習傳統(tǒng)木雕、漆畫裝飾、書法、篆刻、國畫等。從小深受父親的影響,逐漸喜歡上了藝術。高中時,在學習父親傳統(tǒng)木雕的同時吸收現(xiàn)代雕塑的養(yǎng)分,并開始了根雕藝術的創(chuàng)作,將書法藝術與根雕藝術融合到一起。代表作有:《三陽開泰》、《鷹擊長空》、《老馬識途》等。在傳統(tǒng)雕塑中,與父親共同創(chuàng)作的作品有:《東華山如來像》、《千手觀音》、《五百羅漢》等。陶瓷繪畫代表作有《山村童趣》《溪山遠行圖》等。2012年,被相關媒體評為“最具升值潛力的青年藝術家”之一。
藝術風格
賴華生擅畫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筆墨雄渾滋潤,色彩濃艷明快,意境淳厚樸實,造型簡約、大方,陶瓷藝術裝飾典雅、清秀。作品多取材自然界中的寫實花鳥,刻意表現(xiàn)自然界的諧和、溫馨的情調(diào)和生命的活力;作品給人以嚴謹、雋永、精致之感;作品多用淡雅的低純度色調(diào),給人一種清新,雅致、柔和的色彩美感。其書工篆隸,取法秦漢碑版,行書饒古拙之趣,亦能詩文。
賴華生側重于突破現(xiàn)有的工藝美術價值觀念,挖掘現(xiàn)代文化的深層構建,傾心于對社會、人生、歷史和自然的體驗,用以表達自己的藝術思想,寄托自己的審美情趣和藝術個性,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畫風畫技。賴華生的陶瓷美術作品,構圖氣勢恢宏,用筆瀟灑豪放,汲取東方文化精髓,借鑒西方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美術技法,其風格力求古樸而新穎,雄勁而壯美,具有較高的藝術品位。
賴華生注重陶瓷語言的錘煉,其陶瓷作品中的線條多吸收民間青花手法,落筆生動隨意,加之其深厚的造型功底,行筆流暢而準確。其形象在簡約的筆畫中極為傳神。在陶瓷藝術迅速走俏市場的今天,賴華生的陶藝作品如一株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亭亭玉立,占盡風光,賴華生的作品以這種美麗的呈現(xiàn),傳達了作者在世風浮躁的環(huán)境中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和堅強人格。
獲獎情況(部分)
首屆中國感恩文化“萬和宮杯”詩文書畫攝影大賽 (金獎) 第二十屆黃山杯全國書畫攝影大賽 (金獎) 翰墨風采·第二屆全國大學生書畫大賽 (金獎) 第七屆“歐陽修杯”全國書畫大賽 (金獎) 第六屆黃鶴樓全國詩詞大賽 (金獎) 首屆“廚王杯”全國詩詞大賽 (金獎) 紀念歐陽詢誕辰1450周年全國書畫大賽 (金獎) 第二屆“巨龍杯”全國規(guī)范漢字書寫大賽 (銅獎) 首屆“太白杯”全國書畫大賽(銀獎) “橘子洲杯”全國書法大賽(銀獎) 中國和諧頌·世界華人新春書法大賽(銅獎) “張大千杯”國際美術攝影作品大賽(入展) 第六屆“華晨杯”全國書畫大賽(入展) “禮信杯”中國當代書法大賽(入展) 藝術豐碑·中國當代書法史籍邀請展(入展) “炎黃杯”全國書畫大展(入展) 第三屆中國當代文人書畫藝術大展賽(入展) 祖國頌——當代美術家書法家書畫邀請展(入展) 江西省第三屆大學生書畫大賽二等獎 江西省首屆篆刻展 江西省第六屆臨帖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