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1977—1979年獲德國漢堡大學博士學位,專業(yè)為藏學、漢學、印度學和哲學;1980—1983年,在加德滿都尼泊爾研究中心擔任尼泊爾—德國手抄本書稿保存項目負責人;1984年,在尼泊爾和印度開展研究項目;1985—1987年,在德國柏林大學擔任助教,講授藏族語言文學和佛學;1992—1993年,任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后任該校亞洲語言文學系助教,講授藏族語言文學和佛學。自1995年起任哈佛大學“西藏和喜馬拉雅研究”(Tibetan and Himalayan Studies) 教授,后任哈佛大學梵文和印度學系主任。范德康研究領(lǐng)域為印藏佛教、西藏文化和政治史、藏蒙和藏漢關(guān)系史。1997年他出席北京藏學研討會,提交論文《仁達瓦及其遺著》。2001年2月和2002年1月,他與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籌劃并舉辦了哈佛藏學研討會。
主要著作
其主要藏學論著有:《關(guān)于克珠杰的地方語和方言研究》(Studies in the Life and Thought of Mkhas grub rje IV: Mkhas grub rje on Regionalisms and Dialects ),載柏林《印度學研究》(Berliner Indologische Studien 2 1986),漢譯文收入《國外藏學研究譯文集》第7輯;《一部研究吐蕃王國史的新作》(A Recent contribution on the History of the Tibetan Empir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11 1991,94-107),收入《國外藏學研究譯文集》第12輯;《15世紀西藏的印度和錫蘭游客》(Still in Search of Dharma: Indian and Ceylonese Travellers in Fifteenth Century Tibet)和《11—13世紀藏傳佛教認識論的發(fā)展》(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ibetan Buddhist Epistemology From the Eleventh to the Thirteenth Centuries)等。
哈佛神學院
哈佛神學院(Harvard Divinity School) 創(chuàng)建于1816年。近幾年設立了藏傳佛教講席,2001年美國著名藏學家杰尼特·嘉措(Janet Gyatso)進入哈佛神學院,使神學院與藏傳佛教結(jié)緣,開始了藏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