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廣松涉(Hiromatsu Wataru,1933-1994),生于日本福岡,東京大學名譽教授,當代日本著名的新馬克思主義哲學家和思想大師。日本新左翼運動旗手.在中國學界,特別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域中,他基本上還是一個陌生的名字。廣松涉兼容了新科學觀、當代西方哲學和馬克思的批判精神,以及帶有濃郁東方文化色彩的哲學,其思想博大而精深。
廣松以恢復馬克思主義的本來面目為己任,并試圖在繼承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的基礎上建構(gòu)起自己獨自的哲學體系,而“物象化論的構(gòu)圖”對于他來說,“既是理解馬克思后期思想的重要鑰匙,同時也是著者本身所構(gòu)想的社會哲學、文化哲學方法論的基礎”。
主要著作
廣松涉的主要著作有《廣松涉著作集》(全16卷)和《廣松涉選集》(全6卷)。廣松涉深受現(xiàn)象學傳統(tǒng)的影響,在這一方面的重要著作有《梅洛-龐蒂》(1983年)、《交互主體性的現(xiàn)象學》(1986年)、《現(xiàn)象學的社會學原型——許茨研究筆記》(1991年)、《世界的交互主體性的結(jié)構(gòu)》(1972年)、《黑格爾》(1976年)等。馬克思、馬赫、胡塞爾和海德格爾是對廣松涉影響最大的思想家。2002年起,南京大學出版社在其當代學術(shù)棱鏡譯叢中推出了“廣松哲學系列”,陸續(xù)翻譯出版了廣松涉的一些代表作:《物象化論的構(gòu)圖》(1983年)、《事的世界觀的前哨》(1975年)、《文獻學語境中的〈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1974年)、《唯物史觀的原像》(1971年)、《存在與意義》(第1卷,1982年;第2卷,1993年)、《資本論的哲學》(1974年)等。
1994年廣松涉去世之后,他的影響正在逐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