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空中英語教室創(chuàng)始人
? 國際職業(yè)婦女協(xié)會把 2004 年度風云女性的燭光獎 頒給了她--一個在臺灣教英文教了半個世紀的美國奶奶彭老師。
?臺灣發(fā)行量最大的月刊是什么?答案是第一名:《大家說英語》,29萬冊;第二名:《空中英語教室》,21萬冊。10萬冊的《Advanced彭蒙惠英語》正在急起直追,三本雜志皆由財團法人臺北市基督教救世傳播協(xié)會(簡稱救傳)發(fā)行。救傳這名字聽起來莊嚴崇高,但救傳背后的那個傳奇的身影,只要是學過英語的人都認得:彭蒙惠,一個親切溫暖的美國奶奶。美國奶奶的頭銜多到不行,她是救傳創(chuàng)辦人和總會長、三本英語雜志的總編輯、有好幾個榮譽博士學位,也是傳教士,但彭老師是她最喜歡的一個,這么說應該不算夸張:幾十年來彭老師成了全臺灣人的英語老師,而給所有的中國人當英語老師是她的終極夢想,為2008北京奧運訓練英語人才是實現夢想的一小步。
?
問題解答
77歲的彭蒙惠剛從錄音室出來,她才試聽完一系列為英語廣播節(jié)目錄制的新歌,滿腦子飛揚的旋律,所以她以一種跳舞的步伐移動過來,胖胖的身軀像少女一樣輕盈,臉上的笑容輻射給了辦公室里的每一個人,唉,她就是比我們每一個人都年輕。跟了彭蒙惠30年的救傳財務部經理洪萃云說,一副拿老板莫可奈何的樣子,這個老板不久前才跑到一家沒有老人家出沒的音樂餐廳鬼混,一直不斷找學生聊天。還有一回去演講,臺下坐了一群看起來暮氣沉沉的人,因為他們都是老人。有人說明原因。但彭蒙惠一個普查下來,才發(fā)現她是這群人中年紀最大的一個,于是臨時改變講題,講她青春不老,對生命永遠熱情的秘法,其中一個就是學習新事物,吸收新知,彭蒙惠以自己50歲開始潛水和上網,從而變成高手為例,如果可能,在新觀念的基點上,人還要盡量心細一些,用對的方式幫助別人。
? 想想別人需要什么。是彭蒙惠一直放在心里的一句話。
? 洪萃云要結婚的時候,根據圣經的教義,彭蒙惠努力勸她不要和公公婆婆一起住以免于沖突。當員工一個個結婚生小孩,她又無法忍受小孩早上七點被送出門晚上七八點接回家,孩子需要媽媽。于是制定制度讓新手媽媽彈性上班,后來又為員工辦了幼兒園。工作一段時間后,她一定鼓勵員工進修學習新專長。帶救傳旗下的天韻合唱團出國表演,如果有人膽敢在車上打瞌睡,肯定被彭蒙惠修理,大家可不要浪費了窗外的新鮮事物啊!連每星期來為救傳辦公室打掃一次的菲律賓清潔工都在她關照的范圍之內。
?所以我每次喊說要退休,Hi, everybody,你們要不要我退休?哈哈,他們全都不許。彭蒙惠笑到眼睛都瞇了。 連老天爺也不許她退休,就在2004年,彭蒙惠一下變成了得獎專家而且更加忙碌,她在3月和4月各得了一個大獎,五月份空中英語教室將開辦針對上班族的線上實時學習課程。國際職業(yè)婦女協(xié)會(BPW)把代表2004年度風云女性的燭光獎頒給了她。中華民國國際演講協(xié)會頒贈她的是2004國際溝通與領導獎。對于前面那個獎,彭蒙惠領起來特別心虛,她向來認為自己只是一個平凡的人,更何況人的價值不在于工作,也不在于事業(yè)。至于領導,彭蒙惠笑說她根本就忘了自己是領導人這件事,凡事大家一起討論,相互激蕩,臺北的救傳大約有250名員工,彭蒙惠就是他們的大家長,喊她媽媽的孩子從街頭排到巷子尾。 如果要歸納出一個彭蒙惠最強烈的特質,那就是快樂,還有一種中國老奶奶少見的天真爛漫,像一朵不凋謝的花,人生如果不快樂就沒有意義了。她說,整個人看起來就像要跳舞的樣子。 而快樂的定義十分復雜,對彭蒙惠來說,快樂就是給予,就是張開雙臂擁抱人與被擁抱,就是分享。
中國說法
用中國人的說法,彭蒙惠與臺灣、與中國大陸結有深緣,也許她上一輩子是一個中國書生或高砂族;用基督徒的觀點,是上帝把彭蒙惠送給了臺灣。 有一頭金發(fā)的Doris Marie Brougham1926年出生在西雅圖,是布容家的第六個孩子,Doris(桃樂絲)意為上帝的禮物,她下面還有兩個弟妹,布容家食指浩繁,非常清苦,卻是一個信奉施比受更有福的典型基督教家庭,有一年桃樂絲還把她熱愛的新洋娃娃送給了沒有半個娃娃的鄰居小孩,自己留下舊娃娃玩。
? 如果沒有宗教和中國,桃樂絲應該進音樂學院,成為某個樂團的首席小喇叭手,然后戀愛、結婚,生一大群孩子,但她的命運卻在12歲那年參加的一次暑期圣經夏令營中轉變,一個來自中國的布道家計志文牧師把中國放進了桃樂絲的腦子,牧師講述中國種種,然后問:有誰愿意去中國,去幫助那里的人民?只見桃樂絲舉起了手,也只有她一個人舉手,她強烈感受到中國的召喚,不明所以。
? 桃樂絲并沒有放棄小喇叭,只是拒絕了紐約伊斯特曼音樂學院的全額獎學金,轉而進入西雅圖辛普森圣經學院,接著到華盛頓大學修習一年的遠東課程和中文,她曾祈求上帝指引她的路,上帝以圣經上的一段話啟示她:你求我,我就將列國賜你為產業(yè),將地極賜你為田產。列國與地極,桃樂絲想,那不就是遙遠的東方嗎?
? 1947年,21歲的桃樂絲申請加入協(xié)同會以便到中國宣教,隔年她抵達上海,離開親愛的家人,也離開了初戀情人,從此桃樂絲有了一個音義兼顧的中文名字彭蒙惠,彭蒙惠不知道她將要面對的是一個兵燹的中國,一年后戰(zhàn)爭爆發(fā),她先和傳教士一起逃亡到香港,再選擇轉往傳說中的福爾摩沙,我那時甚至不知道福爾摩沙就叫做臺灣。彭蒙惠回憶,她來到臺灣,落腳花蓮,學習原住民語言和他們的生活文化--這應該也是神的旨意,從此和臺灣一起經歷了數十個春夏秋冬漫漫歲月,從前現代的貧窮落后到現代的富裕繁榮,從專制戒嚴到自由開放,從英語沙漠到全民狂熱學英語,她在臺灣落地生根,吃烤地瓜,講中文,建立了一個沒有血緣關系的家,看著臺灣仿佛看著孩子一步步成長的母親,有歡喜,也有痛惜,她心疼臺灣人民的撕裂,在總統(tǒng)府抗議的人辛苦,陳水扁也辛苦。 “臺灣還有許多功課要做!迸砻苫菡f。
英語觀點
彭蒙惠以一名傳教士的身份來到臺灣,為的是向當時島上的900萬人宣傳上帝的愛,但該怎么開始呢?她想到用廣播的方式,于是在花蓮創(chuàng)辦了臺灣第一個福音廣播節(jié)目,一上場就先來段彭蒙惠小喇叭獨奏,隨著節(jié)目的擴展再搬到臺中和臺北錄制,1962年臺教育部委托復興電臺制作一個具有代表性的英語教學節(jié)目,彭蒙惠以她的廣播經驗加上古道熱腸,自然成為第一人選,空中英語教室正式開播,彭蒙惠開始了她近半世紀以來如一日的英語教學生涯。
? 有沒有最對的英語教學方法呢?彭蒙惠一直很認真思考英語教學這件事的真正意義,她認為語言是一門藝術,也是抒發(fā)情感與溝通的工具,而非科學,但臺灣人學起英文來太像科學了,死背單字、演練句型、分析文法,而忘了語言學習背后的意義,學習一種語言的最終目標應該是學習它的文化,所以應該學正統(tǒng)的英語,因此彭蒙惠為空中英語教室制定了一個至今仍未改變的規(guī)格:透過聽、說、讀多元化的文章遞進地學習,不只教英文,也教觀念,教新知。剛開始她一人親力親為,上天入地搜尋合適的文章,再慢慢發(fā)展成為一個專業(yè)的教學團隊,即便如此,一直到現在彭蒙惠每個月至少還是閱讀十本英語雜志,并且從美國訂閱最新的書摘大全,整個瀏覽一遍,吸收消化之后,再將之改寫成程度不等的英語教材,把學生需要什么永遠放在第一位,而非市場行銷。
? 那么如何成為一個好的英文老師呢?彭蒙惠認為有三個P:一是Purpose(目的),二是Practicality(實際),三是Passion(熱情),她也根據這三個原則為空中英語教室挑選老師,他們可能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可能是美國人,可能是美國的中國人,也有可能是中國的美國人,從這許多不同的人身上彭蒙惠看到,人的特質其實和膚色無關,而在于他成長的土壤,天天在爭議自己是哪里人其實沒有多大意義。
愛不后悔
? 彭蒙惠最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是:你后悔過嗎?
? 她選擇了擁抱臺灣,現在更放大到整個中國,而臺灣也擁抱了她。為了留在臺灣,彭蒙惠放棄了音樂,永遠錯過了父親和母親的葬禮,還有兩個男人,一個不想和她到中國,一個希望和她離開臺灣回到美國。
? 但為什么把這些看作為犧牲呢?彭蒙惠很不能理解,她曾經放棄音樂,但是音樂又回來了,是她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她放棄了與家人在一起,但從未失去親情,而且更重要的是,她獲得更多,她創(chuàng)辦了跨兩岸英語教學事業(yè),而且是從A到A+的第一品牌,有一個土耳其回教徒在網絡上聽到彭蒙惠的英語教學節(jié)目,你們好像有愛,他寫信告訴彭蒙惠我聽到一個用愛心做出來的英語教學節(jié)目。這個節(jié)目讓土耳其回教徒學英語,還讓他感動,彭蒙惠后來寄了一筆錢資助他出國念書,還附上一本圣經。
? 從某種世俗角度看,因為事業(yè)成功,彭蒙惠應該累積不少個人財富,可她對這個問題卻露出了不可思議的神情,仿佛理財是一種外星人的語言。彭蒙惠對私產確實毫無概念,在臺灣五十多年,她一直住在救傳宿舍,沒有自己的房子,一把電動牙刷用到老舊也舍不得丟,同事想要送她東西時最頭痛,因為她老說我什么都不缺。 從開始到現在,她只是想給予,把一切榮耀歸之于神。
其人信息
彭蒙惠老師已來臺五十多年,一直是學生們的好朋友,她于一九六二年創(chuàng)辦的空中英語教室,透過空中英語教室的雜志、廣播及電視教學,彭老師的學生遍及臺灣、中國大陸以及世界的華語人口。
?除了空中英語教室,彭老師亦曾于大專院校、私人企業(yè)與政府機關教授英語,她生活、趣味而人性的教學方式,至今仍為學生們津津樂道。 為了鼓勵青年學子加強英語的學習,彭老師於一九九四年設立「彭蒙惠教育獎學金」,分為研究所、大學和高中職三組,「我只是盡我所能的,讓年輕的孩子知道,有人關心也在乎他們在英語方面的努力!古砝蠋煴砻髟O立獎學金的目的。
彭老師的教育生涯一路走來,因者她為華人學生英文教學的努力,獲得了許多的獎項。她為每一個獎感謝的同時,得到最大的回饋就是看著華人學生的英文能力逐年地進步。
學歷介紹
一九九一年西雅圖太平洋大學榮譽人文博士
一九八八年洛杉磯亞蘇莎太平洋大學榮譽人文博士
一九八六年加州太平洋州立大學榮譽法學博士
一九八六年洛杉磯太平洋西部大學大眾傳播碩士
一九四八年西雅圖華盛頓大學遠東研究學士
獲頒獎項
二○○四年史懷哲教師獎
二○○四年國際溝通與領導獎
二○○四年獲選「年度風云女性」并頒發(fā)「燭光獎」
? 二○○二年紫色大綬景星勛章?
一九八九年金鼎獎特別獎
一九八六年教育部「推行社會教育有功人員」個人獎
一九八四年全國優(yōu)良教師「師鐸獎」特別獎
一九八三年全國好人好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