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265),字全斌,南宋時播州(今貴州遵義)人,抗蒙名將。
生平
播州楊氏地方政權(quán)的第十五代統(tǒng)治者,播州安撫使楊價之子,其父去世后,世襲其職。楊文留心文治,注重教化。主要功績在于繼承其父遺志,積極從事抗擊蒙古軍南進的斗爭,先后六次派出播州軍隊在四川、云南和貴州等地與蒙古軍隊作戰(zhàn)。南宋紹定年間,蒙古軍進入川北,楊文加緊練兵。嘉熙年間,蒙古軍進逼長江,四川制置副使、渝州知府彭大雅請播州土司出兵抗擊。楊文命副將率軍萬人赴石洞峽擊退蒙古軍,因功授武德郎、閥門批侯之職。不久,受詔主播州,晉升武功大夫、閣人宣贊舍人,隨即致書四川制置使余玠,陳述防止蒙古軍南下的上中下三條策略并提醒余價,蒙古軍可能誘和西邊土著部落南下云南,進而東取廣西,形成南北夾擊之勢。余玠贊其所論,其后戰(zhàn)勢發(fā)展果如所言。
淳祐八年(1248年),蒙古大將禿懣率軍繞出四川宋境,試圖從羌人部落中尋路南下攻擊大理,實施第一次大迂回,余玠知道蒙軍戰(zhàn)略迂回對宋軍的不利,于是也果斷連派兩路宋軍西征,出國境越過大雪山前后截擊蒙軍,楊文派士兵五千配合俞興部,由碉門(四川瀘定縣北)出雪外(大雪山),與蒙古軍大戰(zhàn)于馬鞍山,播軍三戰(zhàn)三捷,擒蒙古軍大將禿懣于大渡河,楊文因功升左衛(wèi)大將軍。淳祐十一年(公元1251年),余玠北伐漢中時,楊文派部將趙寅帶精兵五千隨余玠北伐漢中,三戰(zhàn)于西縣(今四川沔西縣),“播軍賈勇先登,俘獲頗眾”。朝廷升播州威軍為御前軍,給五軍統(tǒng)帥印。
淳祐十二年(公元1252年),蒙古軍鐵騎火魯赤圍攻嘉定(四川樂山)楊文派總管田萬帶兵五千,間道赴之,夜?jié)谓,屯萬山,以勁弩射敵,蒙古軍不支,解嘉定圍,加授有武大夫之職。宋理宗寶祐二年(公元1255年),蒙古軍由烏蒙(今云南昭通)渡馬湖(今屏山)入宣化(今四川宜賓縣西),楊文派其弟大聲提步騎五千赴敵,九戰(zhàn)九捷,并俘敵將阿里等人。寶祐五年,蒙古軍由云南進攻播州。楊文請準(zhǔn)于朝,詔節(jié)度使呂文德同往羅氏鬼國,說服酋長共同抵御。因?qū)医☉?zhàn)功,晉升中亮大夫、合州防御使等職,食邑七百戶,獲準(zhǔn)于“播州雄威軍”前加“御前”二字。
寶祐六年(公元1258年),楊文發(fā)兵支援釣魚城(四川合江),解釣魚城圍。宋理宗景定年間(公元1260年),楊文派兵協(xié)同劉雄飛、夏貴收復(fù)江安州(今四川江安)。后來,楊文還繼續(xù)派兵與蒙古軍戰(zhàn)斗,直到宋度宗咸淳元年(公元1265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