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戰(zhàn)績
2006年世界米氏錦標賽第七
2006年世界青少年米氏錦標賽第二
2006年亞錦賽第三
人物故事
教練世家
2006年的多哈亞運會上,年僅17歲的姚欣浩一舉奪得了米氏帆板男子重量級冠軍,不僅為中國亞運軍團增添了一枚寶貴的金牌,更創(chuàng)造了中國帆板史上一項記錄———迄今為止,他是中國帆板項目上最年輕的亞運冠軍。姚欣浩的名字相信為大多數(shù)人所陌生,他是一名土生土長的潮陽區(qū)海門鎮(zhèn)人,和千千萬萬運動員一樣,他的奇跡和輝煌的背后飽含著多少汗水和淚水,以及多少人的關心和支持,F(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前往海門鎮(zhèn),了解這顆剛剛冉冉升起的“汕字號”體育明星及其背后的“教練之家”。
與海船結緣
姚欣浩出生在海邊,父親是一艘貨運船上的輪機長。由于具備這兩樣條件,他從小就與海和船結緣!八麖男【拖矚g游泳,每逢夏天,放學后他就往海里鉆,有時候玩到天黑了還不回家!币π篮频母赣H談到自己調皮搗蛋的兒子,心里美滋滋的。他說,從來就沒有誰去教他怎么游泳,可是他在海里泡著泡著竟然就泡出一身好水性。而同時,由于他頭腦比較靈活,學什么像什么,個子又比其他同齡小孩高得多,因此附近的小朋友們都喜歡跟著他到海邊玩。不過,老姚有時還真擔心會出意外,曾多次告誡兒子不能帶其他小孩去海里,可是沒辦法,因為他天生就是個“孩子王”,還好,那些年他把小朋友們“管理”得井井有條,從來都沒有制造出什么麻煩。
小姚喜歡大海,還喜歡“造船”。不過他的船不是金屬和木材制作的,也不能放在海里航行,而是用泡沫剪接而成,再用一張紙剪成一面帆插上去而已。盡管這“艘”船只能放在浴盆里,但仍然激起了小姚的無限興致,于是他不斷地“造船”。不過時間長了,這些只能在攪動浴盆里的水時才會移動的“船”逐漸讓他感到乏味,他希望能制造出一艘可以自由“航行”的船。老姚是船上的輪機長,經(jīng)常得檢查維修機器,小姚有時候就會跟在父親身邊,長期的耳濡目染,他無師自通地開始擺弄起來了。他先找了些薄鐵片,把它剪成螺旋漿,再向鄰居一位修理電器的師傅要了一臺廢棄的錄音機,拆下里面的馬達,然后就裝在自己的泡沫船上。就這樣,一艘可以自由“航行”的船終于讓他制造出來了。當時,他只有8歲,于是他天天幻想著長大后一定要給自己制造出一艘可以在大海里暢游的大船。而他的大海航行之夢在他讀小學五年級的時候開始一步步走向現(xiàn)實。
一門四教練
談到姚欣浩,就不能不談到把他從一個普通小學生引領到亞運奪冠道路上的啟蒙教練。在海門鎮(zhèn)有一戶普通人家竟然出了四位帆板教練,而且個個相當出色,培養(yǎng)了無數(shù)帆板苗子,其中當然包括亞運冠軍姚欣浩。這個一門四教練的“體育世家”就是林延峰及其三個兒女林麗麗、林佑雄和林佑杰。
1987年,省帆板隊經(jīng)過考察發(fā)現(xiàn),潮陽的海門灣水域各方面的條件都非常適合帆板訓練,尤其是安全方面特別適合業(yè)余選手的訓練,便讓當時的潮陽縣體育部門牽頭,在海門組建一支帆板隊。當時46歲的海門中學體育教師林延峰成了這支隊伍的組建人和教練。在此之前,畢業(yè)于廣州體院中專部田徑專業(yè)的林延峰從未接觸過帆板這項運動。對于當時這個決定,有人認為相當可笑,但隨后不久就證明選對了人。帆板隊成立之初,條件十分艱苦。隊里只有兩張補了又補的帆板,林延峰從海門中學挑選了三四名學生就組成帆板隊。他從省帆板隊教練那里索取了大量關于帆板運動的資料,利用業(yè)余時間加強學習,為了更好地掌握技巧并把要領傳授給學生,林延峰和學生們一起下海實踐,一邊學習一邊當教練,摸著石頭過河。
1990年,第八屆省運會開戰(zhàn),半路出家的林延峰率領弟子們沖鋒陷陣,取得了一枚銅牌和十個好名次的成績,超額完成了任務。第八屆省運會嶄露頭角之后,“林家軍”吹響了搶金奪銀的號角,從當年開始至1998年,在省賽、國內賽、國際大賽上,馬宋瓊、林錦福、林佑雄、林佑杰、鄭史云、羊金城、姚欣志等選手奪取了數(shù)十個金牌和獎項,打響了潮陽林家軍的名聲,為國家、為省及兄弟城市輸送了無數(shù)棵好苗子。其中還包括輸送到深圳隊并在多哈亞運會上奪得金牌的陳麗娜,而林延峰的女兒林麗麗、兒子林佑雄和林佑杰還先后成為父親的得力助手并迅速成為獨當一面的教練,林佑雄目前是汕頭帆板隊的教練,而弟弟林佑杰則成為陽江隊的教練。
發(fā)現(xiàn)千里馬
1998年后,潮陽帆板隊由于不能單獨代表原潮陽市出戰(zhàn)省運會,“林家軍”的隊員們一部分被選進汕頭隊,一部分則輸送到深圳、揭陽等城市。2001年,汕頭市體育局決定依托原潮陽帆板隊組建成為汕頭帆板二隊,這個決定讓一匹千里馬進入到伯樂的視線中。
當年下半年,林延鋒和女兒林麗麗、兒子林佑雄一起在海門十幾所小學里選材,當他們來到海門鎮(zhèn)二小學時,看到了一名五年級學生,小小年紀身高已經(jīng)將近1.70米,而四肢相當修長,是一塊難得的帆板運動員的料,這名學生就是姚欣浩。姚欣浩不僅身體條件符合標準,更難得的是他具有良好的水性而且對船有種特殊的愛好,所以,當他接觸到帆板,馬上就激起了極大的興趣,很快地就展示了良好的天賦!八柧毞浅?炭,而且善于動腦!绷旨?guī)孜唤填^如此評價小欣浩,也正由于如此,幾位教頭將自己的本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使他的技術在短時間內突飛猛進,在第二年的省運會上,他初露鋒芒,取得了米氏少年組的第五和第七名。當時,省隊教練也注意到這棵苗子,提前向林教頭提出輸送的意向。
2003年1月份,姚欣浩被輸送到省隊,開始了更加專業(yè)也更加辛苦的訓練,經(jīng)過幾年的沉默,他終于將潛能爆發(fā)出來:三月份亞洲錦標賽上他奪得第三,七月份全國錦標賽上奪第三,十月份世界錦標賽取得第七,青少年世錦賽第二,全國翻波板長距離第一,省運會奪金,亞運會奪金。目前,他將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家里省吃儉用支持兒子成材
汕頭市體育局一個決定,讓伯樂找到一匹千里馬,而這匹千里馬在成材過程中,也包含了父母的心血。
姚欣浩家里的經(jīng)濟條件也與海門鎮(zhèn)的其他普通人家一樣,但為了兒子的成材,家里省吃儉用,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海門訓練相當辛苦,體力消耗也非常大,因此,小姚每天回到家里,就像餓昏了頭一樣,第一件事就是捧起飯碗大吃特吃。當父母的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多次想勸兒子別再練了,可是一看到兒子昂揚的斗志,又打消了這個念頭。于是,媽媽就會暗中留一些可口有營養(yǎng)的食物給兒子,讓他享受到其他家庭成員所無法享受到的待遇。每逢夏天,姚媽媽擔心兒子在訓練中中暑,還經(jīng)常不辭辛苦地熬了一鍋青草水送到基地。
2003年進入省隊后,競爭更加激烈,訓練也更加辛苦,而為了能在眾多從各地選送上來的尖子群中站穩(wěn)腳跟,小姚所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長期的加大運動量,體力消耗更加大了,他常常感到有些吃不消,剛好有位隊友的父親是開藥行的,就幫他開了張方子讓他補充元氣,可是這張藥方上的藥得花上一千多元。父母得知后,二話不說,硬是從家庭生活費中擠出這筆錢匯給兒子。
火炬手面對面
在奧運汕頭火炬手名單中,有一個來自“帆板之家”的“海的兒子”,他就是該市帆板隊教練———林佑雄。昨天下午,應本報記者邀約,林佑雄專程從海門帆板基地趕來報社,接受記者采訪,一點都沒有“火炬手明星”的架子。這位樸實而靦腆的小伙子誠懇地說,“火炬手”并非自己的個人榮譽,它是每一個體育人的夢想,是汕頭帆板運動的光榮。
一件T恤,一件牛仔褲,一個挎肩包,眼前的林佑雄,簡樸而率真。他告訴記者,自己是“海的兒子”,對海門、對帆板,有著一份不舍的情緣。1974年,林佑雄出生于潮陽區(qū)海門鎮(zhèn)一個普通家庭,他的父親林延峰,畢業(yè)于廣州體院中專部田徑專業(yè),是海門中學一名普通體育教師。然而,一次機緣巧遇,使這個從不曾接觸過帆板運動的體育教師,與帆板結下兩代人的情緣。
1987年,廣東省帆板隊在海門邊防集訓,經(jīng)過4個月的訓練后,認為海門澳內灣是訓練帆板最好的一個基地。省帆板隊離開時,給海門留下3艘舊帆板設備,支持海門組建帆板隊。就這樣,46歲的林延峰教師,成為海門帆板運動的第一個“本土教練”。他從海門中學挑選了4名學生組成帆板隊。為了更好地掌握技巧并把要領傳授給學生,林延峰帶著學生們一起下海實踐,一邊學習,一邊當教練,真的是“摸著石頭過河”。從小耳濡目染,林延峰的女兒林麗麗、兒子林佑雄、林佑杰,也先后走上帆板之路。
1994年,16歲的林佑雄,正式師從父親學帆板,他水性好,悟性強,很快就脫穎而出。2000年,在中國帆板公開賽暨亞洲帆板巡回賽和全國帆板錦標賽上,林佑雄力挫群雄,勇奪全國錦標賽冠軍。第二年,他選擇退役,回到了養(yǎng)育自己的家鄉(xiāng)汕頭,成為汕頭市帆板隊的教練。他說,市體育局給予了他一個發(fā)展帆板事業(yè)的舞臺,在這里,他尋找到“根”的感覺,踏實且充實。七年來,他與同事一道,扎根于基層的帆板訓練工作,無怨無悔,先后培養(yǎng)出亞運會冠軍姚欣浩、2006年世界青年錦標賽冠軍羊杰等優(yōu)秀帆板運動員,為汕頭爭了光。2008北京奧運會,他和姚欣浩、羊杰師徒3人一齊光榮當選為奧運火炬手。
火炬手感言
當選奧運火炬手,令我們全家深感榮幸和自豪。這是每一個體育人的夢想。它不僅是我個人的榮譽,更是汕頭帆動運動的光榮。我要高舉“更高更快更強”的奧運精神旗幟,盡自己的力量,為汕頭培養(yǎng)更多的帆板優(yōu)秀人才,為家鄉(xiāng)爭光,為國家爭光。
跳海救人事件
據(jù)2012年11月13日《北京晨報》的報道稱,11月9日,正在海陵島附近的廣東省船艇訓練基地當教練的亞運冠軍姚欣浩,在陽江附近救起落水的鄭先生后默默離開,后經(jīng)媒體記者核實,該情況屬實!爱敃r我在海陵島附近的廣東省船艇訓練基地當教練,這事真沒什么!币π篮票硎,事情很平凡,所以將人救起后他就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