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林良

    林良(作家)

    林良(1924年10月10日-2019年12月23日),臺灣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福建省廈門市同安人,筆名子敏(用于國語日報小亨利與淘氣的阿丹)、子安、路恒、克山(用于國語日報社小作家月刊上)等,昵稱為小太陽、林爺爺、林良爺爺。淡江英語?茖W校英國文學系(今淡江大學英文學系)、臺灣師范學院(今中華民國國立臺灣師范大學)國文系國語專修科畢業(yè)。曾任《國語日報》社長、董事長。


    人物經歷

    1924年的10月10日,林良出生在福建省同安縣(今屬廈門市)。8歲那年(1932年),跟家人一起從廈門逃至隔壁的漳州,并在表姑丈當科長的臨縣做抄寫的工作。22歲那年(1946年),于福建廈門《青天》的副刊發(fā)表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說〈我們是六個〉。

    來到臺灣后,先后就讀淡江英語?茖W校英國文學系與臺灣師范學院國文系國語專修科。

    40歲那年(1964年),任《國語日報》出版部編譯主任。隔年(1965年)主編臺灣省教育廳的《小學生畫刊》,并同洪炎秋、何凡等人輪流撰寫《國語日報》家庭版“茶話”專欄,到此時改筆名為“子敏”。1966年至1993年間,除了與洪炎秋、何凡等人在《國語日報》家庭版撰寫“茶話”專欄外,還主持廣播節(jié)目。

    1972年,任《國語日報》出版部經理。

    1974年,任中華民國國立編譯館國小國語教科書編審委員。

    林良

    1993年起,被委任為《國語日報》社長兼發(fā)行人、董事長。

    2005年退休,并曾任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第一屆理事長。

    人物逝世

    2019年12月23日,在家中辭世。

    所獲榮譽

    1970年,獲中國語文學會中國語文獎章。

    1971年,獲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臺聯(lián)絡處兒童讀物金書獎、臺灣省政府教育廳《中華兒童叢書》最佳寫作獎。

    1973年,散文集《小太陽》首度獲得中山文藝獎。

    1985年,獲臺灣省文藝作家協(xié)會兒童文學類第八屆中興文藝獎。

    1993年,獲信誼基金會兒童文學特別貢獻獎。

    1994年,獲國家文藝獎特別貢獻獎。

    1996年,楊喚兒童文學獎兒童文學特殊貢獻獎。

    2003年,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終身成就獎。

    2009年,幼獅文化出版的《林良爺爺寫童年》獲第33屆金鼎獎兒少類圖書類最佳著作人獎。

    2011年,其散文集作品《小太陽》獲選為“臺北之書”[2]。榮獲臺北市立圖書館“好書大家讀”20年得獎總數創(chuàng)作者第二名[3]。12月13日,榮獲第一屆全球華文文學星云獎“特別獎”。

    2012年,再度榮獲國家文藝獎。

    2012年7月13日,第36屆金鼎獎,集結《國語日報》【漫談兒童文學】專欄的《純真的境界》獲兒童及少年圖書獎人文類獎,會場與會者起立鼓掌。

    2015年11月12日,獲頒二等景星勛章。

    個人作品

    散文

    《茶話》,臺北:國語日報社,1966年11月

    《小太陽》,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72年5月

    《和諧人生》,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73年12月

    《在月光下織錦》,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74年5月

    《陌生的引力》,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75年1月;重訂《陌生的吸引力:我的文學漫談》,臺北:麥克出版,2015年9月

    《鄉(xiāng)情》,臺北:好書出版社,1982年3月

    《豐富人生》,臺北:好書出版社,1985年7月

    《小方舟》,臺北:好書出版社,1987年6月

    《現(xiàn)代爸爸》,臺北:好書出版社,1990年7月

    《耕耘者的果樹園─林良先生序文選集(中國海峽兩岸兒童文學研究會)》,臺北:業(yè)強出版社,1993年10月

    《無盡的愛》,臺北:幼獅文化公司,1997年3月

    《林良的私房畫》,臺北:臺灣麥克公司,2005年6月

    《人生二十講》,臺北:國語日報社,2006年2月

    論述

    《淺語的藝術》,臺北:國語日報社,1976年7月

    《現(xiàn)代華語會話》,臺北:世界華文教育協(xié)進會,1981年12月

    《華語說話基本練習》,臺北:世界華文教育協(xié)進會,1981年12月

    《小東西的趣味》,臺北:國語日報社,2012年10月

    《更廣大的世界》,臺北:國語日報社,2012年10月

    兒童文學

    《舅舅照像》,臺北:寶島出版社,1957年3月

    《大象》,臺北:文星出版社,1957年4月

    《七百字故事(一)》,臺中: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1957年9月

    《七百字故事(二)》,臺北:國語日報社,1959年8月

    《有趣的故事》,臺北:語文出版社,1959年8月

    《看圖說話第一輯》,臺北:國語日報社,1962年1月

    《一顆紅寶石》,臺北:小學生雜志社,1962年10月

    《七百字故事(三)》,臺北:國語報社,1963年11月

    《我要大公雞》趙國宗圖,臺中:臺灣省教育廳,1965年9月

    《國父的童年》廖未林繪,臺北:小學生雜志社,1965年11月

    《馬家池塘的故事》,臺北:小學生雜志社,1965年12月

    《一是小強》,臺北:國語日報社,1966年1月

    《綠雨點兒》,臺北:小學生雜志社,1966年1月

    《我愛樹》,臺北:小學生雜志社,1966年2月

    《帶個朋友來》,臺北:小學生雜志社,1966年2月

    《大衛(wèi)歷險記》,臺北:國語日報社,1966年2月

    《哪家最好玩》,臺北:小學生雜志社,1966年3月

    《兒女英雄傳》藍傳源圖,臺北:東方出版社,1966年4月

    《青蛙先生的婚禮》,臺北:國語日報社,1966年4月

    《小鴨鴨回家》,臺中:臺灣省教育廳,1966年5月

    《小啾啾再見》,臺北:小學生雜志社,1966年5月

    《大年夜飯》,臺北:小學生雜志社,1966年5月

    《草原上的動物》,臺北:國語日報社,1966年8月

    《綠色的花》,臺北:小學生雜志社,1966年9月

    《小房子》,臺北:國語日報社,1966年12月

    《貓凱蒂游運河》,臺北:國語日報社,1967年4月

    《造顏色的小孩》,臺北:國語日報社,1967年8月

    《快樂動物家庭》,臺北:國語日報社,1967年12月

    《守財奴的尖頭鞋》,臺北:國語日報社,1968年4月

    《會說話的鳥》,臺中:臺灣省教育廳,1968年6月

    《動物和我》,臺中:臺灣省教育廳,1968年6月

    《丑小鴨》,臺北:國語日報社,1968年7月

    《小鬼高弗利》,臺北:國語日報社,1968年12月

    《未來的故事》趙澤修圖,臺中:臺灣省教育廳,1969年2月

    《影子和我》,臺中:臺灣省教育廳,1969年2月

    《了不起的孩子》,臺北:國語日報社,1969年4月

    《從小事看天氣》,臺中:臺灣省教育廳,1969年6月

    《小琪的房間》,臺中:臺灣省教育廳,1969年9月

    《灰驢過生日》,臺北:國語日報社,1969年12月

    《看圖說話第二輯》,臺北:國語日報社,1970年4月

    《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你》,臺中:臺灣省教育廳,1970年6月

    《看圖說話第三輯》,臺北:國語日報社,1971年6月

    《看圖說話》,臺北:國語日報社,1971年6月

    《彩虹街》王碩圖,臺中:臺灣省教育廳,1971年10月

    《小圓圓和小方方》,臺中:臺灣省教育廳,1971年10月

    《爸爸的十六封信》呂游銘圖,臺中:臺灣省教育廳,1971年11月

    《我的書》,臺北:國語日報社,1972年4月

    《白烏鴉》,臺北:國語日報社,1972年12月

    《一條繩子》,臺中:臺灣省社會處,1973年6月

    《今天早晨真熱鬧》郭吉雄圖,臺中:臺灣省教育廳,1973年8月

    《小紅鞋》,臺中:臺灣省社會處,1973年12月

    《大將軍》,臺北:國語日報社,1974年

    《草和人》郭玉吉圖,臺北:臺灣書局,1974年

    《林肯》,臺北:國語日報社,1974年4月

    《我有兩條腿》江士鐘圖,臺中:臺灣省教育廳,1974年7月

    《家》,臺中:臺灣省社會處,1974年8月

    《我的故事集》(10冊)[14],臺北:國語日報社,1974年8月

    《白兔、貓、老鼠》,臺北:國語日報社,1975年

    《好吃的、好玩的》,臺北:國語日報社,1975年

    《我會讀書》,臺北:國語日報社,1975年4月

    《黃人白人黑人》,臺中:臺灣省教育廳,1975年4月

    《懷念》,臺北:國語日報社,1975年4月

    《如果我是鳥》,臺北:國語日報社,1975年8月

    《兩朵白云》趙國宗圖,臺中:臺灣省教育廳,1975年9月

    《小時候》,臺中:臺灣省教育廳,1975年9月

    《大白鵝高高》,臺中:臺灣省教育廳,1975年9月

    《鈴聲叮當》,臺中:臺灣省教育廳,1975年10月

    《小動物兒歌集》,臺北:將軍出版社,1975年10月

    《小紙船看!,臺北:將軍出版社,1975年10月

    《白狗白、黑貓黑》陳雄圖,臺北:國語日報社,1976年4月

    《金魚一號.金魚二號》陳雄圖,臺北:國語日報社,1976年4月

    《第二只鵝》,臺中:臺灣省教育廳,1976年11月

    《小木船上岸》,臺中:臺灣省教育廳,1976年12月

    《大浪逃生記》,臺北:國語日報社,1977年8月

    《認識自己》,臺北:幼獅文化公司,1977年10月

    《孝的故事》,臺北:行政院青輔會,1978年1月

    《香菜阿姨兒歌集》,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78年4月

    《松鼠胡來的故事》,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78年4月

    《老鼠阿斑兒歌集》,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78年4月

    《格洛斯特的裁縫》,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78年4月

    《汪小小學畫》吳昊圖,臺中:臺灣省教育廳,1978年6月

    《媽媽》,臺北:信誼文教基金會,1978年7月

    《老師的節(jié)日》,臺北:華僑出版社,1978年10月

    《雙十節(jié)》,臺北:華僑出版社,1978年10月

    《屈原的故事》,臺北:國語日報社,1978年12月

    《有一只狐貍狗》,臺北:書評書目雜志社,1979年4月

    《吳剛砍桂樹的故事》吳昊圖,臺北:國語日報社,1979年4月

    《十個故事》,臺北:國立編譯館,1979年6月

    《我家有只狐貍狗》,臺北:書評書目出版社,1979年4月

    《我會讀》,臺北:快樂兒童漫畫周刊社,1979年10月

    《清明節(jié)》吳昊圖,臺北:世界華文教育協(xié)進會,1979年10月

    《端午節(jié)》,臺北:世界華文教育協(xié)進會,1979年10月

    《中秋節(jié)》,臺北:世界華文教育協(xié)進會,1979年10月

    《過新年》,臺北:世界華文教育協(xié)進會,1979年10月

    《爸爸》趙國宗圖,臺北:信誼文教基金會,1980年8月

    《家具會議》曹俊彥圖,臺中:臺灣省教育廳,1981年6月

    《貓狗叫門》,臺中:臺灣省教育廳,1981年6月

    《花海》,臺北:國語日報社,1982年

    《長城之旅》,臺北:號角出版社,1982年

    《馬牛羊》,臺北:國語日報社,1982年

    《小鸚鵡》矢崎芳則圖,臺北:信誼文教基金會,1982年

    《你幾歲》,臺北:信誼文教基金會,1985年1月

    《愛的故事》,香港:晶晶幼童教育出版社,1985年4月

    《快樂少年》,臺北:正中書局,1985年10月

    《河馬在這里》陳雄圖,臺北:國語日報社,1988年6月

    《從水牛到鐵!,張哲銘圖:行政院農委會,1992年

    《林良的詩》陳雄圖,臺北:國語日報社,1993年10月

    《田家風景》陳麗雅圖,臺北:行政院農委會,1993年

    《扣扣子》郭國書圖,臺中:臺灣省教育廳,1994年6月

    《笑》徐雯圖,臺北:光復書局,1994年

    《水景》鄭明進圖,臺北:行政院農委會,1994年

    《我會打電話》藍采瑛圖,臺北:光復書店,1994年

    《茶葉故事》陳鳳觀圖,臺北:行政院農委會,1994年

    《偷牛的人.猴子邦豆子》曹俊彥圖,臺北:佛光文化圖書公司,1995年

    《鄉(xiāng)土小吃》劉伯樂圖,臺北:行政院農委會,1996年9月

    《林良的散文》,臺北:國語日報,1996年9月

    《林良的看圖說話》林鴻堯、瑋瑋等圖,臺北:國語日報社,1997年

    《太平洋之王─庫克船長》羅伯英潘圖,臺北:格林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

    《兒童詩》陳芩圖,臺北:國語日報社,1999年

    《流浪詩人》連世震圖,臺北:國語日報社,2000年10月

    《芋頭》林麗琪,臺北:行政院農委會,2000年12月

    《我是一只狐貍狗》,臺北:新雨出版社,2002年

    《彤彤》,臺北:國語日報社,2002年8月

    《大牛哥快樂過生活》鍾偉明圖,臺北:聯(lián)經出版公司,2002年10月

    《兔小弟游臺灣》與林瑋合著,仉桂芳圖,臺北:國語日報社,2003年

    《綠池白鵝》陳美燕圖,臺北:小魯文化公司,2006年1月

    《會走路的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臺北:國語日報社,2006年4月

    《早安豆?jié){店─閱讀故...》,臺北:國語日報社,2006年4月

    《汪汪的家》何云姿圖,臺北:聯(lián)合報民生報事業(yè)處,2006年8月

    《我要一個家》張化瑋圖,臺北:聯(lián)合報民生報事業(yè)處,2006年8月

    《牛墟》鄭明進圖,臺北:青林國際公司,2007年11月

    《林良爺爺寫童年》,臺北:幼獅文化,2008年

    《林良X曹俊彥:童心圖畫書》,臺北:國語日報社,2008年

    《林良爺爺談作文-作文預備起》,臺北:快樂學,2008年

    《小太陽2老三的地方》,臺北:格林文化,2009年

    《蝸牛強強》,臺北:螢火蟲出版,2010年

    《林良請您說》,臺北:幼獅文化,2010年

    《給史努比的信》,臺北:麥田出版,2011年

    《林良爺爺的30封信》,臺北:國語日報社,2011年

    《林良談兒童文學:小東西的趣味》,臺北:國語日報社,2012年

    《林良談兒童文學:更廣大的世界》,臺北:國語日報社,2012年

    《我喜歡:林良x貝果,孩子的第一本詩歌繪本日記!》,臺北:國語日報,2012年

    《林良爺爺憶兒時》,臺北:幼獅文化,2013年

    《永遠的孩子:80篇散文林良爺爺細說-他是這樣長大的!》,臺北:國語日報社,2013年8月

    《今天真好!:林良X貝果,給孩子滿滿勇氣的詩歌繪本日記》,臺北:國語日報社,2013年

    《文學家的動物園》,臺北:國語日報社,2017年5月

    合集

    《林良作品集:經典珍藏版》,臺北:聯(lián)經出版,2010年

    《與鴿子海鷗約會:林良精選集》,臺北:九歌出版社,2011年

    翻譯

    《夏日海灣》羅勃.麥羅斯基著,臺北:國語日報社,1995年2月

    《烏鴉愛唱歌》曼弗列德著,歐伯狄克圖,林良譯,臺北:格林文化,1998年10月

    《流光似水》馬奎斯著,卡門凡佐兒繪,林良譯,臺北:格林文化,2003年1月

    《小紅球流浪去》法里德.卡拉特巴里撰,阿里.馬法克赫里繪,林良譯,臺北:飛寶出版,2006年11月

    《綠褲子、紫上衣》阿玆拉.喬玆坦尼撰,阿里.馬法克赫里繪,林良譯,臺北:飛寶出版,2006年11月

    家庭生活

    有三名女兒,許多著作內容均以自己和妻子與三名女兒的家庭生活互動為主。

    林櫻:長女,《爸爸的十六封信》一書中的櫻櫻。

    林琪:次女。

    林瑋:三女。

    作品研究

    《耕耘者的果樹園:林良先生序文選集》,中國海峽兩岸兒童文學研究會編、業(yè)強出版、聯(lián)合發(fā)行中心發(fā)行,1993年

    《林良和子敏》,中國海峽兩岸兒童文學研究會編,業(yè)強出版; 聯(lián)合發(fā)行中心發(fā)行,1993年

    《兒童文學資深作家作品研討會:林良先生作品討論會論文集》,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臺北市立圖書館、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2000年

    《林良的兒童文學作品研究》,林淑芬,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范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2000年

    《林良的兒童文學理念在小學語文教材上的運用》,陳志哲, 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范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語文科教學碩士班,2003年

    《林良散文運用于國小高年級閱讀教學之研究》,李先雯,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學系教師在職進修語文教學碩士學學位班,2007年

    《林良童詩之研究》,洪培雯,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國語文教學碩士班,2008年

    《林良散文研究:以家庭書寫為對象》,蕭立馨,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碩士在職專班,2009年

    《林良兒童詩歌語言風格研究》,林詩恩,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2011年

    《林良兒歌看圖說話 樹葉船音韻風格研究》,李雅惠,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范大學國文研究所國語文教學碩士班,2012年

    《林良童詩于國小國語文教學之應用研究》,張明玉,碩士-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語文教學碩士學位班,2013年

    《永遠的小太陽:林良》,林瑋,遠見天下文化出版,2013年

    《林良的文學理念與散文創(chuàng)作》,陳佩芬,碩士--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14年

    TAGS: 作家
    名人推薦
    • 金晨
      金晨,原名金智鑫,男,吉林省吉林市人。就讀學校:吉林市毓文中學(與金日成同為校友)。后就讀大連工業(yè)學院硅酸鹽專業(yè)。中國著名詞曲作家、音樂劇導演、社會學者、思...
    • 尼德·蘭
      尼德·蘭是法國著名作家儒勒·凡爾納的小說《海底兩萬里》的人物。
    • 王世達
      王世達,男,重慶人,詩人,筆名沙鷗,重慶人。出版有《農村的歌》、《故鄉(xiāng)》、《初雪》、《梅》、《情詩》、《失戀者》、《尋人記》等詩集
    • 劉文韜
      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曾用名劉福壽,筆名堯山蘭,男,漢族,1966年5月17日生,河北隆堯人。畢業(yè)于山西大學!秳⑽捻w全集》一書的作者。當代著名作家、新聞工作者。出版圖..
    • 徐璐
      徐璐,網名乒乓不敗。生于1982年8月,O型血的獅子座。湖北武漢人,北京大學中文系文藝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F(xiàn)就職于北京同道影視公司。作品見于《萌芽》《布老虎青春文學...
    • 李德祥
        李德祥,著名彝族作家,貴州赫章人,1947年肄業(yè)于貴州省畢節(jié)縣中學,著有小說《無敵頭帕》《良心的中傷》等,其中中短篇小說集《烏吶和寶馬》獲1981年貴州省少數民...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