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1920年3月,在李大釗的倡導組織下,由19個人秘密發(fā)起成立了國內最早學習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進步團體——“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研究會的成立,在中國開了系統(tǒng)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先河。王有德便是19個發(fā)起人之一。
人物經歷
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王有德參加了由陳獨秀領導的“秘密行動小組”,串聯(lián)發(fā)動學生上街示威游行。1920年3月,“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成立后,王有德等以研究會為陣地,參與翻譯了《共產黨宣言》等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大力宣揚馬克思主義。
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后,北京支部為擴大馬克思主義宣傳陣地,決定把“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說研究會”公開,在《北大日報》上刊出啟事,招募會員,王有德等19名會員作為發(fā)起人在啟事上簽名。啟事刊出后,惲代英等校內外青年、教授、工人近300人加入研究會。在組織研究會工作的同時,王有德多次與研究會成員裹糧步行到北京郊區(qū)的豐臺和長辛店鐵路、門頭溝煤礦等地,調查工人生存狀況,在工人中開辦學校,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傳播革命思想,設法爭取和發(fā)動工人開展斗爭。
1920年11月,王有德加入由李大釗創(chuàng)建的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并出席了青年團第一次代表大會,成為中國最早的青年團員之一。1921年初,鄧中夏、王有德等7人組成“五一”運動委員會,組織領導1000多名長辛店鐵路工人舉行了中國工人階級第一個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大會。會上喊出了“勞工萬歲!”“共產黨萬歲!”等口號,正式成立“長辛店工人俱樂部”,使中國工人階級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工會組織。
同年,王有德?lián)卧诠と酥杏绊懞艽蟮摹豆と酥芸繁本﹦趧油ㄓ嵣绲木庉嬑瘑T,他撰寫了大量稿件,為在工人中傳播馬克思主義學說和進步思想作出了突出貢獻!豆と酥芸肥谴蟾锩鼤r期持續(xù)時間最長的黨刊之一。1922年,王有德加入了中國共產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