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善畫山水,師法黃公望,兼習董源、倪瓚、王蒙諸家,筆墨秀潤,尤工枯樹,臨宋元名跡更佳,畫風與趙左、沈士充接近,得董其昌賞識,為云間正宗。作畫刻意求精,稍不滿意即焚去,傳世作品不多。子昌,字昌伯,亦能繼承家學。
傳世畫跡有萬歷三十七年(1609)作《梅花書屋》扇面(藏故宮博物院)、崇禎四年(1631)作《匡廬秋瀑圖》軸(圖錄于《中國繪畫史圖錄》)、崇禎五年(1632)作《煙江疊嶂圖》卷(著錄于《三秋閣書畫錄》)等。
吳振(?—1632后)字振之,一作元振,號竹嶼、雪鴻。華亭(今上海松江)人。
善畫山水,師法黃公望,兼習董源、倪瓚、王蒙諸家,筆墨秀潤,尤工枯樹,臨宋元名跡更佳,畫風與趙左、沈士充接近,得董其昌賞識,為云間正宗。作畫刻意求精,稍不滿意即焚去,傳世作品不多。子昌,字昌伯,亦能繼承家學。
傳世畫跡有萬歷三十七年(1609)作《梅花書屋》扇面(藏故宮博物院)、崇禎四年(1631)作《匡廬秋瀑圖》軸(圖錄于《中國繪畫史圖錄》)、崇禎五年(1632)作《煙江疊嶂圖》卷(著錄于《三秋閣書畫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