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甄姬[甄宓(音“符”)、甄洛,詳情見“洛神與甄氏”一節(jié)](?-221)
中山無極人,漢太保甄邯的后人,父親甄逸官至上蔡令。三歲時失去父親,九歲能文識禮,看懂過去的成敗得失。建安年,袁紹為次子袁熙取她為妻。後來曹操與袁紹宣戰(zhàn),袁熙被外調(diào)出去守幽州,甄氏獨自留在冀州。袁紹兵敗,曹軍將冀州踏平,曹丕趁亂取她為妻,很是寵愛,之后她為丕生下魏明帝及東鄉(xiāng)公主。漢亡之后不久,因曹丕得了新寵郭后、陰貴人,甄宓從此失意,有怨言。文帝曹丕得知大怒,二年六月,甄姬被魏文帝曹丕下詔賜死,葬于鄴。后來魏明帝曹叡追封甄氏為文昭甄皇后。甄皇后不僅賢德,而且文才出眾,留有《甄皇后詩選》,其中的《塘上行》堪稱樂府詩歌的典范,膾炙人口,流傳至今。
人物經(jīng)歷
甄洛,又名甄宓(fú),是東漢王朝宰相(太保)甄邯的后裔。上蔡令甄逸的女兒。是中國歷史上極賢的美女之一,懂詩文,貌艷麗。原是袁紹次子袁熙的妻子,后袁紹為曹操所滅,被曹丕娶為妻。生魏明帝曹叡和女兒東鄉(xiāng)公主。因幽怨作詩而被曹丕賜死,尸首被“被發(fā)覆面,以糠塞口”。后其子魏明帝即位,追謚其為“文昭皇后”。相傳曾創(chuàng)設(shè)“靈蛇髻”,對古代婦女發(fā)式頗有研究。世稱甄夫人或甄妃。
甄洛是一個裹在重重歷史迷霧中的亂世佳人。她的美麗、她的才情、她的賢德令歷史上三個赫赫有名的男人極為傾慕,這三個男人即為:曹操、曹丕、曹植。
她渴慕著真摯而熾烈的愛情,結(jié)果愛她的人卻被迫遠離……
甄洛一心想做皇后,結(jié)果等著她的,卻是一杯毒酒。她死之后,那個深愛她的人,哀痛地為她作了一篇悼賦:“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fēng)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 這就是文學(xué)史上著名的《洛神賦》 。
而她,甄姬,離奇而波折的一生,充滿了生離死別,憂懼悲歡,讓我們穿越歷史的迷塵,一起走近她,感受她……
名字由來
《洛神賦》原名《感鄄賦》,亦作《感甄賦》。而此“甄”不同彼“甄”,“甄”字通“鄄”,在作《感甄賦》的前一年,即黃初二年,曹植被曹丕封為鄄城侯,第二年又晉封為鄄城王(今山東濮縣)。所謂感鄄者,所感的不是甄洛之甄,而是懷才不遇的鄄城王之鄄。
而洛神,則是洛水之神,名宓妃,是傳說中伏羲氏之女。曹植在《洛神賦序》里寫道:“黃初三年,作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
后來,甄洛的兒子曹叡即位為魏明帝,他對叔叔的文章倒是很喜歡,不過覺得題目起得不好,便將《感甄賦》改為《洛神賦》。無論是曹植,還是曹叡,他們都沒有想到,這一改名舉動竟被后人理解成“欲蓋彌彰”,于是文人附會,臆想百出,那個在洛水之畔贈送枕頭的女子,便由宓妃變成了甄洛。
甄氏的名字,史書上沒有記載。后人多用“甄洛”和“甄宓”兩個名字來稱呼,也是由于《洛神賦》。而事實上,甄氏絕不可能叫這兩個名字。甄洛的兒子曹叡將《感甄賦》改名為《洛神賦》,目的正是為了避母諱,以免“甄”字引起世人誤會。
在古代,名字比姓更需避諱,若甄氏果名洛,那曹叡又怎會特意將生母的閨名嵌進題目中?可知,甄氏真名不叫“甄洛”。再者,如果甄氏名宓,那曹叡改了題目中的“甄”字,自然文中“斯水之神,名曰宓妃”也要改,否則只諱姓不諱名,這是不符合古人常理的。而甄氏的真名,至今仍舊不詳。
人物性格
首先是甄洛(現(xiàn)代人給她的化名)。甄洛不是一個很規(guī)矩的女人。在人們的印象中,美女多數(shù)都是很柔弱的,再加上她是被曹丕搶過來的,所以這種印象會更加強烈。
但是,甄洛不是一個很順從的人。她小的時候想讀書,哥哥們笑話她,說她想去做女博士。她頂了一句,說古代的賢女子沒有不讀書的。她父親早逝,哥哥甚至可以決定她的命運。就比如《孔雀東南飛》里的劉蘭芝,哥哥逼她再嫁,她就必須再嫁。甄洛沒有聽哥哥的話,至少可以說是有主見的。
她也不是一個很內(nèi)向的人。史書中兩次寫到她哭,一次是為任姬求情,一次是卞夫人病了。別管是不是真心,反正都是自己要哭的。
由史書上的記載可以知道,她的出身很好——上蔡令甄逸之女,東漢太保甄邯后,世吏兩千石。甄邯卒于公元12年,可見她的家族已經(jīng)興盛了將近200年,到她小的時候還是“巨富”。袁紹的家世也很好,是貴族中的較上階層。而那個時代,社會很看重出身門第,士族恥于與庶族通婚。在官渡之戰(zhàn)以前,曹操的地位是不及袁紹的。曹操出身于貴族中的較低階層,曹家是在曹操這一輩才崛起的。
甄洛本人也是不簡單的。她的容貌應(yīng)該是很出眾的,《世說新語》里就寫著“其色非凡”“惠而有色”。一般的情況下,史書中不會記載人的相貌,除非是很漂亮或者是有特點,比如何晏的面白如粉,曹彰的“黃須兒”。她也是一個才女,在漢魏六朝的女詩人中,還是有她一號的。
作為這樣一個女子,我認(rèn)為,她骨子里會有一種天生的優(yōu)越感,既是來自于出身,又是來自于本人。她又是有點叛逆的,跟古時“賢妻良母”的標(biāo)準(zhǔn),不是完全吻合。她感情豐富而外顯,“矯情自飾”恐怕是她學(xué)不會的。
而她之所以在鄴城城破之后嫁給曹丕,是因為她如果不嫁給曹丕就無處可去。袁熙已經(jīng)不可能回來了;即使曹操放她一條生路,她也沒法回到她自己家,即使回去了,也無外乎再嫁。那個時代,嫁人的女兒自己回到家里是很不光彩的,《孔雀東南飛》里就有真是寫照。
人物心機
甄洛女士不但漂亮絕倫,更聰明絕倫,她知道她的身世畸零,有很嚴(yán)重的缺陷,容易受人攻擊,蓋她不但是曹家仇人之媳,而且是再嫁之婦,幾乎沒有資格跟曹丕其他小老婆競爭,唯一支持自己的是自身的美貌?墒牵莻小老婆不美貌如天仙乎耶?必須除了美貌之外,再尋覓更強大的后臺。于是,她在曹丕的母親卞老娘身上下了工夫。二一一年,曹操率軍西征,進擊涼州(甘肅。┟癖最I(lǐng)馬超,卞老娘隨行。
曹丕跟甄洛留下來鎮(zhèn)守業(yè)城(河北省臨漳縣西南業(yè)鎮(zhèn))。卞老娘中途害病,在孟津(河南省孟津縣)休養(yǎng)。甄洛雖小小年紀(jì),卻立刻掌握這個展示她“純孝”的機會,要求親自前往侍奉湯藥。業(yè)城距孟津直線三百七十公里,中間又隔一條黃河,軍情慘急,當(dāng)然不允許她去。史書說她就日夜泣涕,痛不欲生。這可苦了左右伺候她的一些男女,后來聽說卞老娘病好啦,急急稟報,甄洛女士拒不相信說:從前老娘在家,身體偶爾不舒服,總要拖一段時間。而今剛害病就痊愈,不可能有這么快,你們不過怕我過度擔(dān)心,空言安慰我罷啦。直到卞老娘寫信回來,她才轉(zhuǎn)悲為喜。次年(212),大軍班師,甄洛迎接卞老娘,還沒有看見人哩,只望見了轎子,就流下眼淚。她的孝心和誠墾,使卞老娘左右的人,都深深感動,卞老娘也泣說:你說我這次害病定跟從前一樣,要相當(dāng)時間?墒俏疫@次只不過一場小感冒,十幾天就好啦,你可看看我的氣色呀。然后嘆息?:她真是孝順的媳婦!
四年后的二一六年,曹操再率大軍南下,進擊孫權(quán),一家大小都隨軍出發(fā),包括卞老娘、曹丕、孫兒曹叡、孫女東鄉(xiāng)公主(那時候還不是公主)。偏偏甄洛女士有病,只好獨自留在業(yè)城。次年(二一六),大軍班師,卞老娘看見甄洛女士又白又嫩,容光煥發(fā),詫異說:你跟兩個小娃兒分離了這么久日子,難道不思念他們呀,看你這般豐潤,好像沒事人一樣,這可怪啦。甄洛女士笑曰:他們隨著奶奶,我還擔(dān)心啥?這話聽到卞老娘耳朵里,當(dāng)然舒服。
從這一連串小故事,可看出甄洛用盡心機,刻意的在家庭中為自己樹立形象。
人物之死
二二〇年,是中國歷史上重要的一年,無數(shù)重要的政治大事,同時擠在這一年發(fā)生。曹操在洛陽逝世,做兒子的曹丕,迫不及待的把東漢王朝第十四任,也是最后一任皇帝,已四十一歲的劉協(xié)先生,趕下寶座。一百九十六年之久的東漢王朝,就這樣的靜悄悄結(jié)束,沒有引起任何漣漪。曹丕坐上龍椅之后,稱他建立的政權(quán)曹魏帝國──我們不稱它為曹魏王朝的原因,是它并沒有能控制全中國,它所控制的地區(qū)提交只限於長江以北的北中國地區(qū)。在長江上游現(xiàn)在的四川省,劉備建立蜀漢帝國。在長江以南,孫權(quán)也接著建立東吳帝國。中國分裂成三個國家。大統(tǒng)一時代結(jié)束,三國時代開始。
曹丕先生既成了皇帝,當(dāng)然樂不可支,而更樂不可支的,還有甄洛女士,以她跟丈夫的恩愛,和婆母卞老娘對她的印象,皇后的寶座,她自信非她莫屬。然而,曹丕卻沒有行動。稍微有點人生嗅覺的人,都會嗅出事情有點不對勁。事實上正是如此,在薄海歡騰,萬民稱慶,歌頌改朝換代的升平外貌之下,一場宮廷奪床斗爭,突然白熱化,而甄洛女士一開始就處于不利地位。 首先,當(dāng)曹丕在洛陽,奪取東漢王朝政權(quán),自建帝國時,業(yè)城在洛陽東北三百公里之外。古人說:見面三分情。廝守在一起還有進言或示意的可能,對於陰謀或中傷,也有阻止或解釋的機會。而現(xiàn)在甄洛遠在天涯,無論多么離譜的小報告,她都沒有分辯馀地。
更可怕的是,古中國是多妻制的,甄洛僅是曹丕的老婆之一,史書上可查考出來的,那時曹丕至少已有六位妻子:甄洛女士、郭女王女士、李貴人女士、陰貴人女士,跟亡國之君東漢王朝最后一任皇帝劉協(xié)的兩位女兒。李、陰以及兩位劉姓女兒,地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郭女王,她比甄洛女士更年輕,更漂亮,更智慧。曹操晚年要指定合法繼承人(世子)時,兒子們之間曾發(fā)生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節(jié)目,最后曹丕獲勝,其中一部分功勞,得力於郭女王的謀略。而曹丕在奪取政權(quán)時,郭女王跟在身旁,說明郭女王第一回合已占優(yōu)勢。曹丕先生讓皇后寶座虛懸,遲遲不決定人選,對甄洛來講,她應(yīng)該警覺到已亮起了紅燈。如果要她當(dāng)皇后的話,早宣布了矣。所以沒有宣布,正是另外有人──那就是郭女王,她已經(jīng)十拿九穩(wěn),只多了甄洛擋住她的路。
郭女王用了啥惡毒的手段,我們不知道!度龂萘x》上說,她跟搖尾系統(tǒng)張韜合謀,由張韜出面,義正詞嚴(yán)的檢舉在業(yè)城宮里,掘出甄洛所埋葬的木偶,木偶上寫著曹丕先生的生辰八字。讀者老爺對大鬧西漢王朝的一些巫蠱事件,一定還有印象,現(xiàn)在重新出現(xiàn)。曹丕聽了,大怒。《三國志》比較含蓄,只說甄洛因為不能馬上當(dāng)皇后,口有怨言,曹丕聽了,大怒。
兩件事都有可能,“誣以謀反”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最拿手的合法屠殺,甄洛溫柔機警的性格,不可能口出怨言──她了解當(dāng)時婦女的地位,更了解自己是再嫁之身,她很能克制自己,所以史書上特別強調(diào)她從不忌妒。但人性的變數(shù)太多,面臨皇后的重要關(guān)鍵,也可能忍不住失望和抱怨。問題是,即令失望抱怨,也不至於激起丈夫的殺機。何況我們壓根兒不相信她會形諸顏色。不過,只要小報告堅持她“有怨言”,她就非“有怨言”不可,有郭女王在,甄洛注定要死。反正是不管怎麼吧,曹丕先生既然“大怒”,就忘了昔日“癡立落劍”的恩情,立刻派出專使,逼甄洛女士服毒自殺。
曹丕是在220年十月當(dāng)上皇帝的,翌年(221)六月,就把甄洛處死,假如曹丕不當(dāng)皇帝,她會好好活著。甄洛在九個月中,經(jīng)過狂歡、失望、疑懼等等折磨,但她絕想不到最后站在她面前的竟是丈夫派來的殺手。然而郭女王仍恐懼她死后向閻羅王控告,所以下令把甄洛中毒的尸體,特別處置,頭發(fā)披到臉上,用糠塞住她生前動人心魄的櫻桃小口。蓋教她的靈魂,既無臉見人,又有口難言。
典籍記載
《三國志》魏書五 后妃傳第五
文昭甄皇后,中山無極人,明帝母,漢太保甄邯后也,世吏二千石。父逸,上蔡令。后三歲失父。一后天下兵亂,加以饑饉,百姓皆賣金銀珠玉寶物,時后家大有儲谷,頗以買之! 『竽晔鄽q,白母曰:“今世亂而多買寶物,匹夫無罪,懷璧為罪。又左右皆饑乏,不如以谷振給親族鄰里,廣為恩惠也。”舉家稱善,即從后言。二 一魏書曰:逸娶常山張氏,生三男五女:長男豫,早終;次儼,舉孝廉,大將軍掾、曲梁長;次堯,舉孝廉;長女姜,次脫,次道,次榮,次即后。后以漢光和五年十二月丁酉生。每寢寐,家中仿佛見如有人持玉衣覆其上者,常共怪之。逸薨,加號慕,內(nèi)外益奇之。后相者劉良相后及諸子,良指后曰:“此女貴乃不可言!焙笞陨僦灵L,不好戲弄。年八歲,外有立騎馬戲者,家人諸姊皆上閣觀之,后獨不行。諸姊怪問之,后答言:“此豈女人之所觀邪?”年九歲,喜書,視字輒識,數(shù)用諸兄筆硯,兄謂后言:“汝當(dāng)習(xí)女工。用書為學(xué),當(dāng)作女博士邪?”后答言:“聞古者賢女,未有不學(xué)前世成敗,以為己誡。不知書,何由見之?”
二魏略曰:后年十四,喪中兄儼,悲哀過制,事寡嫂謙敬,事處其勞,拊養(yǎng)儼子,慈愛甚篤。后母性嚴(yán),待諸婦有常,后數(shù)諫母:“兄不幸早終,嫂年少守節(jié),顧留一子,以大義言之,待之當(dāng)如婦,愛之宜如女!蹦父泻笱粤魈椋懔詈笈c嫂共止,寢息坐起常相隨,恩愛益密。
建安中,袁紹為中子熙納之。熙出為幽州,后留養(yǎng)姑。及冀州平,文帝納后于鄴,有寵,生明帝及東鄉(xiāng)公主。一延康元年正月,文帝即王位,六月,南征,后留鄴。黃初元年十月,帝踐阼。踐阼之后,山陽公奉二女以嬪于魏,郭后、李、陰貴人并愛幸,后愈失意,有怨言。帝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賜死,葬于鄴。二
一魏略曰:熙出在幽州,后留侍姑。及鄴城破,紹妻及后共坐皇堂上。文帝入紹舍,見紹妻及后,后怖,以頭伏姑膝上,紹妻兩手自搏。文帝謂曰:“劉夫人云何如此?令新婦舉頭!”姑乃捧后令仰,文帝就視,見其顏色非凡,稱嘆之。太祖聞其意,遂為迎取。
世語曰:太祖下鄴,文帝先入袁尚府,有婦人被發(fā)垢面,垂涕立紹妻劉后,文帝問之,劉答“是熙妻”,顧閴發(fā)髻,以巾拭面,姿貌絕倫。既過,劉謂后“不憂死矣”!遂見納,有寵。 魏書曰:后寵愈隆而彌自挹損,后宮有寵者勸勉之,其無寵者慰誨之,每因閑宴,常勸帝,言“昔黃帝子孫蕃育,蓋由妾媵眾多,乃獲斯祚耳。所愿廣求淑媛,以豐繼嗣。”帝心嘉焉。其后帝欲遣任氏,后請于帝曰:“任既鄉(xiāng)黨名族,德、色,妾等不及也,如何遣之?”帝曰:“任性狷急不婉順,前后忿吾非一,是以遣之耳!焙罅魈楣陶堅唬骸版芫从鲋,眾人所知,必謂任之出,是妾之由。上懼有見私之譏,下受專寵之罪,愿重留意!”帝不聽,遂出之。十六年七月,太祖征關(guān)中,武宣皇后從,留孟津,帝居守鄴。時武宣皇后體小不安,后不得定省,憂怖,晝夜泣涕;左右驟以差問告,后猶不信,曰:“夫人在家,故疾每動,輒歷時,今疾便差,何速也?此欲慰我意耳!”憂愈甚。后得武宣皇后還書,說疾已平復(fù),后乃歡悅。十七年正月,大軍還鄴,后朝武宣皇后,望幄座悲喜,感動左右。武宣皇后見后如此,亦泣,且謂之曰:“新婦謂吾前病如昔時困邪?吾時小小耳,十余日即差, 不當(dāng)視我顏色乎!”嗟嘆曰:“此真孝婦也!倍荒辏鏂|征,武宣皇后、文帝及明帝、東鄉(xiāng)公主皆從,時后以病留鄴。二十二年九月,大軍還,武宣皇后左右侍御見后顏色豐盈,怪問之曰:“后與二子別久,下流之情,不可為念,而后顏色更盛,何也?”后笑答之曰:“(諱)〔叡〕等自隨夫人,我當(dāng)何憂?“
二魏書曰:有司奏建長秋宮,帝璽書迎后,詣行在所,后上表曰:“妾聞先代之興,所以饗國久長,垂祚后嗣,無不由后妃焉。故必審選其人,以興內(nèi)教。令踐阼之初,誠宜登進賢淑,統(tǒng)理六宮。妾自省愚陋,不任粢盛之事,加以寢疾,敢守微志!杯t書三至而后三讓,言甚懇切。時盛暑,帝欲須秋涼乃更迎后。會后疾遂篤,夏六月丁卯,崩于鄴。帝哀痛咨嗟,策贈皇后璽綬。
臣松之以為春秋之義,內(nèi)大惡諱,小惡不書。文帝之不立甄氏,及加殺害,事有明審。魏史若以為大惡邪,則宜隱而不言,若謂為小惡邪,則不應(yīng)假為之辭,而崇飾虛文乃至于是,異乎所聞于舊史。推此而言,其稱卞、甄諸后言行之善,皆難以實論。陳氏刪落,良有以也。
背景資料
《洛神賦》是風(fēng)流才子曹植用心血凝成的一篇傳誦千古的佳作,描述了一個盡善盡美、無與倫比、凝結(jié)天地之氣而成的女子———洛水之神!在她那“翩若驚鴻,宛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的超凡脫俗的美貌下,我們的眼前似乎真正地出現(xiàn)了一位絕世無雙的天驕佳人。
這位曹植筆下的洛水之神就是魏文帝曹丕的夫人、魏明帝曹叡的母親———甄洛。據(jù)說甄洛生長在世宦之家,不僅美色驚人,而且博覽群書、通曉經(jīng)史,她讀書明理,了知天下大事,更對朝政的得失、政治的明暗有自己的見識,儼然是位足不出戶而知天下事的才女。東漢末年,群雄角逐,劉漢王朝分崩離析,手握重兵的董卓縱火焚燒洛陽宮室,造成大批饑民流離失所,面對殘破不堪的動蕩局面,官宦大戶的甄府卻大發(fā)國難財,將屯積的大量糧食換取饑民的金銀珠寶,這樣的做法,讓甄洛非常不滿,年僅10歲的她為父母指出:“趁火打劫定會招致饑民的憤恨,日后對自家將招來不測;倘若將糧食拿出來周濟親朋好友、左鄰右舍,一旦有變,將會有個照應(yīng);廣濟災(zāi)民,才是積德免災(zāi)之道!笨梢娬缏甯挥蟹欠驳哪懽R和眼光。
甄洛十余歲時嫁于袁紹二兒子袁熙,經(jīng)官渡大戰(zhàn)的落幕,曹操、曹丕父子爭美鬧劇的收場,最終甄洛成了曹丕的夫人。曹丕迷戀甄夫人的美貌,更愛甄夫人的文才,每逢邀請文人墨客飲宴時,都讓甄洛一同飲酒賦詩。但甄洛心里清楚,曹丕因情竇初開才會如此寵愛自己,又因曹袁兩家世仇,作為再嫁女子,不應(yīng)該任性妄為、持寵而驕。所以她鼓勵曹丕廣納妻妾、誕育子嗣,對后宮的寵姬們也顯示出寬容大量的情懷,不僅如此,甄洛對曹丕之母卞夫人也恪盡孝道,誠意可嘉。
隨著曹丕的稱帝,王室的殘酷斗爭拉開了序幕。而甄洛對曹丕之弟曹植的賞識使之成了這場戰(zhàn)爭的犧牲品。由于曹丕感到曹植對自己的王位還存有威脅,想將曹植置于死地。因甄洛欽佩曹植的文人氣質(zhì)和高貴風(fēng)骨,處處維護曹植,斥責(zé)曹丕的狹隘行為,使得曹丕大為憤怒和不快,便將對其寵愛轉(zhuǎn)向了姬妾郭氏。這位郭夫人本性狠毒,又攻于心計,她積極為曹丕出謀劃策,使曹丕在這場斗爭中勝利了。然而,王權(quán)嫡系之爭落幕后,甄洛眼中的曹丕更顯得心胸狹窄、貪慕權(quán)位,她越發(fā)蔑視曹丕。
因為敢愛敢恨的個性使甄夫人斷然拒絕了皇后的殊榮,這是中國歷史上獨一無二的。這位勇敢的女子為此受到了冷落和憎恨,再加上郭氏的陰謀算計,使這位高貴美麗的絕色佳人落得死后披發(fā)覆面、以糠塞口的悲慘命運,直到自己兒子魏明帝即位才得以追尊皇后封號。然而,這一切已不重要,甄夫人也許從不曾在意這些世俗名利,因為,她本身就要為自己的真情實意而活。我們暫不用去臆測她與曹植之間的愛情是真是假,事實上,她與《洛神賦》早就打動了人們的心,早就流芳了百世、傳頌了千古。
歷史詩句
【塘上行】甄宓
蒲生我池中,其葉何離離。傍能行仁義,莫若妾自知。
眾口鑠黃金,使君生別離。念君去我時,獨愁?啾
想見君顏色,感結(jié)傷心脾。念君?啾挂共荒苊。
莫以豪賢故,棄捐素所愛。莫以魚肉賤,棄捐蔥與薤。
莫以麻枲賤,棄損菅與蒯。出亦復(fù)苦愁,入亦復(fù)苦愁。
邊地多悲風(fēng),樹木何翛翛,從軍致獨樂,延年壽千秋。
洛神甄氏
洛神傳說
在洛河兩岸,流傳著一個膾炙人口的洛神宓妃的故事。
宓(音“fu”二聲,通“伏”)妃原是伏羲氏的女兒因迷戀洛河兩岸的美麗景色,降臨人間,來到洛河岸邊。那時,居住在洛河流域的是一個勤勞勇敢的民族,有洛氏。宓妃便加入到有洛氏當(dāng)中,并教會有洛氏百姓結(jié)網(wǎng)捕魚,還把從父親那兒學(xué)來的狩獵、養(yǎng)畜、放牧的好方法也教給了有洛氏的人們。
這天,大伙兒勞動之余,宓妃拿起七弦琴,奏起優(yōu)美動聽的樂曲來。不巧,這悠揚的琴聲被黃河里的河伯聽到,這個浪蕩公子便潛入洛河,看到宓妃,一下子就被宓妃的美貌所吸引。于是河伯化成一條白龍,在洛河里掀起軒然大波,吞沒了宓妃。
宓妃被河伯押入水府深宮,終日郁郁寡歡,只好用七弦琴排遣愁苦。這時,后羿來到了宓妃的身邊。后羿原是位善射的天神,因射死了九個天帝的兒子,便與妻子一同貶到人間,后羿妻子嫦娥偷吃仙藥,一人返回天宮,便只剩后羿獨自留在人間。
后羿聽說了宓妃的遭遇,非常氣憤,將宓妃解救出深宮,回到有洛氏中間,并與宓妃產(chǎn)生了愛情。那河伯本來就窩了一肚子火,聽說了后羿宓妃之間的戀情,更是惱羞成怒。他化作一條白龍潛入洛河,吞噬了許多田地、村莊和牲畜,后羿怒火填膺,射中了河伯的左眼,河伯倉皇而逃。
河伯自知不是后羿的對手,只好跑到天帝那兒去告狀。天帝早就知道了所發(fā)生的一切,并不向著河伯說話,河伯這下只能灰溜溜地回到水府,再也不敢管后羿與宓妃的事了。
從此,后羿與宓妃這對情侶便在洛陽居住下來,過上了美滿幸福的生活。后來,為表彰他們,天帝還封后羿為宗布神,宓妃為洛神。洛河兩岸的人于是在老城東關(guān)興建了座宏偉的“洛神廟”。洛神宓妃的故事也就一代代傳了下來。
還有一說宓妃即為嫦娥:【七十二朝四書人物演義】交代:嫦娥原來是黃河河神河伯的新娶夫人,是宓國之女,名為宓妃(即洛嬪),小字嫦娥,后來,河伯新婦嫦娥改嫁羿,河伯索要,被羿射殺。 《淮南子》中記載,伏羲氏之女洛神嫁于河伯為妻,但河伯不賢,與水族女神私通,洛神與后羿情深。河伯與后羿大戰(zhàn)于天庭,天帝震怒,將洛神貶落凡間......洛神轉(zhuǎn)世之后,為美女甄宓,曹操攻下鄴城之后,將甄宓一家接入司空府,奉作上賓。曹子建、曹子桓即曹丕兩人同時鐘情甄宓,最后,兩人由好兄弟變成大仇人。種種因素之下,丕登上帝位,甄宓為后,另外丕又娶郭儇為妃,郭儇不甘為妃,于是同司馬懿設(shè)計害死甄宓。另一方面,植與甄宓兩廂情閱,甄后逝后數(shù)年,植在洛水之濱又見甄宓......
洛神與甄氏
曹植在鄴城時作下一篇《感鄄賦》,因“甄”“鄄”古字同,且后來的明帝曹叡將此賦改名為《洛神賦》。因此經(jīng)過市井人口相傳,就誕生了關(guān)于甄氏和曹植“叔嫂戀”的傳聞。甄氏的別稱“甄宓(fu)”“甄洛”也是由此而來。因而小說傳奇和一些詩人,干脆認(rèn)為洛神就是甄后。《太平廣記》卷三百三十一《蕭曠》篇和《類書》卷三十二《傳奇》篇,都記述著蕭曠與洛神女相遇一節(jié)。洛神女說:“妾,即甄后也……妾為慕陳思王之才調(diào),文帝怒而幽死。后精魂遇于洛水之上,敘其冕抑。因感而賦之!崩钌屉[在他的詩作之中,曾經(jīng)多次引用到曹植感甄的情節(jié),甚至說:“君王不得為天下,半為當(dāng)時賦洛神!
那么《洛神賦》中的洛神與甄氏是否是同一人?曹植與甄氏到底有無瓜葛?從史實及常理來說,可能性是不大的。
1、當(dāng)時曹丕已經(jīng)稱帝,曹植的地位本就岌岌可危,若此時再寫一篇如此明目張膽來向嫂嫂表達愛慕之情的賦,豈不是嫌自己的命太長了一些?何況當(dāng)時的甄氏比曹植大十歲,按照當(dāng)時男權(quán)社會的標(biāo)準(zhǔn)來說,這樣的愛戀也是不太可能發(fā)生的。
2、西漢時漢武采納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三綱五常成為當(dāng)時人的倫理道德規(guī)范。作為小叔子的曹植居然動了愛慕之心,這就兄弟之道言,是其不義;就君臣之道言,是其不忠。不義不忠,大逆不道,成何體統(tǒng)?因此宋人劉克莊說,這是好事之人乃“造甄后之事以實之”。明人王世貞又說:“令洛神見之,未免笑子建(曹植字)傖父耳! 清代又有何焯、朱乾、潘德輿、丁晏、張云等人,群起而鞭撻這種“叔嫂之戀”的說法。
而且甄氏出身官宦家庭,據(jù)《三國志》中記載,是“不好戲弄”的,連姐妹們看馬戲她也會批評,可見是一位受到良好的婦德教育且自律能力很強的女子,又怎會允許自己產(chǎn)生這種在當(dāng)時社會“天誅地滅”的不倫之戀?
3、還有一種說法是,曹叡因為避其母諱而將《感鄄賦》改名。但在那時,名比姓更值得避諱,若是甄氏真的是洛神,換言之,若她的名字是“甄宓”或“甄洛”,那么曹叡恐怕就要在這篇文章上大修大補,忙不過來了——《洛神賦》里有多少“宓”和“洛”字?
4、至于《太平廣記》中談到,洛神女自稱“甄后”也是不妥的。甄氏死時只是個妃子,“文昭甄皇后”的頭銜是曹叡追加的。
不過歷史終是太過嚴(yán)肅 ,能在肅穆的歷史中給我們留下一絲幻想的美人,與同那些美麗的傳說,必將能走進人們的內(nèi)心。
影視形象
三國的歷史既有英雄的豪邁,又有美人的柔情,歷來是影視作品中長盛不衰的主題。影視作品多采用關(guān)于甄氏與曹植、曹丕間美麗的傳說為原型,講述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
tvb電視。骸堵迳瘛
上 映: 1975年
鄭少秋 苗金鳳 周潤發(fā) 吳孟達 陳有后 梁天
時 長: 7 集
絕色美人甄宓(苗金鳳)投靠曹操(陳有后),與文武雙全的三公子曹植(鄭少秋)相遇,兩人一見傾心,交換玉佩及詩詞作定情信物。豈料大公子曹丕(梁天)亦對宓有意。
操為丕、植安排婚事,崔琰(周吉)從中作梗,令宓被許配予丕,植則娶琰侄女為妻。宓雖已下嫁丕,惟她與植情根難斷,經(jīng)常偷偷相會。丕發(fā)現(xiàn)二人仍有來往,妒火中燒,從此懷恨在心。
時操有意選立世子,丕不惜一切籠絡(luò)操身邊的文武百官,以換取支持。操死后,丕繼任為魏王,大權(quán)在握,不但仇殺異己,更欲加害植與宓......
電視劇:《洛神》
二、上 映: 2002年6月24日
導(dǎo)演:梅小青
編。宏愳o儀、梁詠梅
主 演:蔡少芬 馬浚偉 陳豪 郭羨妮 麥長青 林韋辰 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