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中原大戰(zhàn)之后,馮玉祥下野,原西北軍葛云龍、馮興賢等部被改編為第三十三師:師長葛云龍,副師長馮興賢.轄鹿文彬、馮興賢(兼)2個旅。1933年1月26日,葛云龍因“剿匪”作戰(zhàn)不力被免職,馮興賢任師長并兼旅長。該師原屬第二十二路軍節(jié)制,后調(diào)至湖北,隸屬駐鄂綏靖公署,進攻紅軍。
1935年4月13日,馮興賢任陸軍少將。
抗戰(zhàn)爆發(fā),馮興賢率軍北上大同,南下上海,多次與日本侵略軍交鋒。在上海與日軍浴血奮戰(zhàn),所部9700名官兵幾乎傷亡殆盡,馮興賢也身受重傷,多虧馮玉祥將軍派自己的專車接回治療。但是竟有人上告他臨陣逃脫,要以軍法處治,又得到馮玉祥將軍等據(jù)實上電,才得以免糾。
上海之戰(zhàn)以后,任二十六軍副軍長,后任國民黨軍事參議院中將參議,1939年兼任陜甘寧豫抗日部隊檢點主任。終因軍旅勞累和傷病于1941年病逝。所遺第33師師長由馮興賢接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