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經(jīng)歷
1989-1993年,吉林大學考古學系本科。
1993-1996年,北京大學考古學系攻讀碩士學位,師從呂遵諤教授,學習舊石器考古。
1996-1998年,任職于北京自然博物館。
1998-2004年,美國南方衛(wèi)理公會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師從Dr.Fred Wendorf及Dr.Lewis Binford。
2004-2006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博士后。
2006年至今,任教于吉林大學考古學系、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
研究領(lǐng)域
考古學思想史、晚更新世史前史、石器分析、遺址過程、考古教育等。
學術(shù)論著
研究論文
《中國狩獵采集者的模擬研究》,《人類學學報》2006年1期。
《中國北方晚更新世人類的適應(yīng)變遷與輻射》,《第四紀研究》2006年4期。
《中國晚更新世-早全新世過渡期狩獵采集者的適應(yīng)變遷》,《人類學學報》2006年3期。
《考古推理的結(jié)構(gòu)》,《考古》2007年10期。
《評<考古學:理論 方法與實踐="方法與實踐" xmlns:考古學="考古學">》,《邊疆考古研究》2007年。
《細石葉工藝產(chǎn)品廢棄的文化過程研究》,《人類學學報》2008年3期。
《細石葉工藝的起源》,《考古學研究》(七)2008年。
《考古學的文化觀》,《考古》2009年10期。
《燕山—長城南北地區(qū)史前文化的適應(yīng)變遷》,《考古學報》2011年1期。
《當代西方考古學研究范式述評》,《考古》2011年10期
《學貴根底 道尚貫通——考古學課程設(shè)置問題與對策》,《南方文物》2011年2期。
《考古學理論的層次問題》,《東南文化》2012年6期。
《當代考古學概念的構(gòu)建》,《南方文物》2012年4期。
《安徽東至縣華龍洞舊石器時代遺址發(fā)掘簡報》(第一作者),《考古》2012年4期。
《考古學研究的問題來自哪里?》,《南方文物》2013年2期。
《理解后過程考古學:考古學的人文轉(zhuǎn)向》,《東南文化》2013年5期。
學術(shù)著作
《追尋人類的過去——解譯考古材料》(譯著),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9年
《考古學:關(guān)鍵概念》(譯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
《史前的現(xiàn)代化:中國農(nóng)業(yè)起源過程的文化生態(tài)考察》,科學出版社,2013年。
《思考考古學》,科學出版社,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