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藝經(jīng)歷
畢業(yè)后,初出茅廬的他開始制作短片,并陸續(xù)拍攝了大量商業(yè)廣告。1986年,麥克蒂爾南完成了自己的長片處女作《Nomads》,對于一個新人來說,這部由皮爾斯·布魯斯南加盟的小成本電影雖然贏利不多,但足以證明他的潛質(zhì),?怂构鹃_始加大投入,將大筆資金注入麥克蒂爾南的第二部電影《鐵血戰(zhàn)士》,結(jié)果《鐵血戰(zhàn)士》不僅在票房取得不小的成功,還成為科幻動作片的一代經(jīng)典之作。隨后是在洛衫磯?怂箍偛看髽桥臄z的《虎膽龍威》,麥克蒂爾南以此開創(chuàng)了動作片的新紀(jì)元,他將對質(zhì)情節(jié)和災(zāi)難片元素添加到動作片中,布魯斯·威利斯也因此急速竄紅,大名鼎鼎的約翰·麥克萊恩成為動作片中經(jīng)久不衰的孤膽英雄,票房佳績和評論界的一致贊譽讓剛剛出道不久的麥克蒂爾南一躍成為好萊塢最炙手可熱的動作片導(dǎo)演。
麥克蒂爾南繼續(xù)扶搖直上,執(zhí)導(dǎo)了由肖恩·康納利主演的《獵殺紅色十月》,影片以全球?qū)⒔?億美元的票房爆收。至此,麥克蒂爾南憑借接連的“三板斧”牢固奠定了勿庸置疑的動作片權(quán)威地位,甚至評論界將其與詹姆斯·卡梅倫相提并論。
不過此后,麥克蒂爾南未能持續(xù)保持自己的絕佳業(yè)績,1992年的《飛躍綠林》明顯出現(xiàn)下滑,其后的《幻影英雄》更是讓人大跌眼鏡,這部投資高達(dá)8500萬美元的影片不但血本無歸,而且飽受抨擊。為了挽回局面,麥克蒂爾南執(zhí)導(dǎo)了《紐約大劫案》,一脈相承的動作片風(fēng)格終于讓他松了口氣。
麥克蒂爾南開始嘗試新的題材,《十三勇士》應(yīng)運而生,但制片方看過初剪版本之后,認(rèn)為影片過長而且場面過于暴力血腥,直到兩年后才得以上映,票房也由此大打折扣。隨后,麥克蒂爾南翻拍了1968年諾曼·杰維森的《龍鳳斗智》,改編為《偷天游戲》,表現(xiàn)只能說是中規(guī)中矩。接著的《極速風(fēng)暴》和《基地疑云》讓他墜入導(dǎo)演生涯的最低谷,之后的幾年間鮮有作品問世。
主要作品
約翰.麥克蒂爾南參與的電影:
《虎膽龍威4:虛擬危機 Live Free or Die Hard 》 (2007) ...producer
《 Deadly Exchange 》 (2007) ...
《基地疑云Basic 》 (2003) ...
《極速風(fēng)暴 Rollerball 》 (2002) ...
《極速風(fēng)暴 Rollerball 》 (2002) ...producer
《 Iron and Beyond 》 (2002) ...Himself
《 If It Bleeds We Can Kill It: The Making of ’Predator’ 》 (2001) ...Himself
《終極奇兵The 13th Warrior 》 (1999) ...
《終極奇兵The 13th Warrior 》 (1999) ...producer
《天羅地網(wǎng)/偷天游戲The Thomas Crown Affair 》 (1999) ...
《夜半路驚魂 Quicksilver Highway 》 (1997) ...executive producer
《挑戰(zhàn)心門 Amanda 》 (1996) ...producer
《 Right to Remain Silent, The 》 (1996) ...producer
《虎膽龍威3/紐約大劫案Die Hard: With a Vengeance 》 (1995) ...
《虎膽龍威3/紐約大劫案Die Hard: With a Vengeance 》 (1995) ...producer
《最后的動作英雄/幻影英雄Last Action Hero 》 (1993) ...
《最后的動作英雄/幻影英雄Last Action Hero 》 (1993) ...producer
《燃燒的天堂 Medicine Man 》 (1992) ...
《捍衛(wèi)入侵者 Flight of the Intruder 》 (1991) ...executive producer
《羅賓漢 Robin Hood 》 (1991) ...executive producer
《獵殺紅色十月/追擊赤色十月 Hunt for Red October, The 》 (1990) ...
《虎膽龍威/終極警探 Die Hard 》 (1988) ...
《終極戰(zhàn)士 Predator 》 (1987) ...
《游牧者 Nomads 》 (19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