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主要業(yè)績:7歲隨姐郭鳳英、郭蘭英一起學戲,主攻刀馬花旦,后改青衣,10歲登臺。1948年張家口解放參加革命,先后在劇聯(lián)五分會、裕民劇社、興民劇社、太原市晉劇團、山西省戲曲學校工作,從事舞臺表演藝術(shù)35年,戲曲教學16年。演出劇目《殺惜》、《寫狀》、《戲風》、《殺殉》、《蘆花》、《罵殿》、《斷橋》、《見皇姑》、《教子》、《金水橋》等70余出,F(xiàn)代戲《劉胡蘭》、《江姐》。《紅霞》、《紅珊瑚》、《春雷》、《迎春花》、《不準出生的人》、《沙家浜》等30余出。1952年以《打金技》升平公主一角獲原察哈爾省張家口市戲曲會演青年演員一等獎,1959年以《算糧》王寶釧一角獲山西省太原市青年調(diào)演青年演員一等獎,1960年《紅霞》一劇被中國唱片社灌制唱片全國發(fā)行,1963年中央音樂學院將《算糧登殿》、《斷橋》唱腔錄音,作為學院聲腔教材。1980年在"全國戲曲教學聲腔交流學術(shù)研討會"發(fā)表《戲曲唱腔發(fā)聲與西洋歌劇發(fā)聲之我見》一文,受到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