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漆克昌,四川省江津縣李市鄉(xiāng)人,生于1910年6月8日。1922年隨叔父漆南熏同志到日本學習,先后在日本東京補習學校、東京一高、崗山第六高等學校和日本仙臺東北帝國大學經濟科讀書。在仙臺就學期間,他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接受黨的影響,積極參加大專同學會、社會科學研究會等我留日學生的進步團體,從事革命活動。1927年蔣介石背叛革命,殘酷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特別是漆南薰同志在重慶“3.31”慘案中被軍閥屠殺,使漆克昌同志的思想更轉向馬克思主義。在革命處于低潮的1928年10月,他毅然地參加了中國共產黨。
1929年夏,中國留日特別支部遭到日本警察當局的破壞,漆克昌同志在仙臺被捕,1930年初被驅逐出境;貒,漆克昌同志在上海先后擔任我黨的《紅旗日報》采訪記者、中共江蘇省委組織部干事,負責聯系和指導上海滬西區(qū)的工人運動和群眾斗爭,并參加了“反帝大同盟”的工作。在嚴酷的白色恐怖下,他不顧個人安危,積極從事地下革命活動,做了大量的艱險工作。1932年冬,由于叛徒的指認,漆克昌同志在上海被捕入獄,被反動派判處無期徒刑,關押在南京偽中央監(jiān)獄。漆克昌同志在五年的監(jiān)獄生活中,堅持了共產黨員的革命氣節(jié),保守了黨的秘密,與敵人的迫害進行了堅決的斗爭。
國共合作后,1937年9月漆克昌同志被我黨營救出獄,隨即赴抗日前線。在八路軍前方野戰(zhàn)政治部,他先后擔任宣傳部干事、敵工科科長、副部長和部長等職。在敵工部工作期間,充分發(fā)揮了他通曉日語和熟悉日本情況的專長,組織日軍俘虜覺醒同盟,幫助朝鮮獨立同盟和指導朝鮮義勇隊,為擴大中、朝、日國際統一戰(zhàn)線,展開了廣闊而卓有成效的活動。在粉碎敵寇對抗日根據地的包圍、分割、蠶食以及頻繁的掃蕩中,領導敵工部和日軍俘虜覺醒同盟、朝鮮義勇隊等組織對日偽軍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制作針對敵情的元旦、端陽、中秋、盂蘭盆節(jié)的節(jié)日宣傳品,配合各軍區(qū)、部隊對敵偽軍展開了一而再、再而三的強大的政治攻勢;并動員了覺醒同盟和義勇隊的同志積極參加武裝工作隊,深入敵占區(qū)格子網內向敵偽軍進行直接的爭取瓦解工作,宣傳我們抗戰(zhàn)的正義性和“德不孤、必有鄰”的真理。他親自舉辦敵軍工作干部訓練班,并派干部在抗大設立敵工干部訓練隊,改變了敵工干部缺乏的狀況。在他的指導下,編輯出版《敵偽研究》,給中共北方局、八路軍前方總部及各部隊提供對敵偽情況研究的成果。他忠實執(zhí)行了“敵進我進”、“釜底抽薪”的對敵斗爭方針、貫徹了黨的敵偽軍政策,為鞏固敵后抗日根據地、瓦解敵軍、準備反攻做出了重要貢獻。在開展敵軍工作之外,漆克昌同志還以他的政治經濟學知識,為北方局黨校講授課程,幫助了八路軍前總的干部、129師高級指揮員和地方黨政干部提高馬克思主義水平。1943年秋,他在野戰(zhàn)政治部參加了整風學習。
在整風后期的搶救運動中,受到不應有的懷疑,被逮捕關押,后經甄別定案,恢復名譽,恢復原待遇和工作。在蒙冤被關押的一年零兩個月的時間里,他將《列寧全集》通讀一遍,對革命的信念矢志不渝。
1945年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黨中央為了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決定抽調大批干部前往東北工作。漆克昌同志毅然留下愛人和孩子從延安赴承德,任中直軍直干部大隊副大隊長,還擔任軍調部中共代表,參加熱河前線軍調工作。當時內戰(zhàn)在即,為給部隊創(chuàng)造良好的斗爭環(huán)境和保證軍需供應,他率工作團在隆化等地發(fā)動群眾,開展了反奸清算斗爭。1946年春他到達東北,先后在延壽、方正、輝南等地主持土改工作,任工作團團長、縣委第一書記、地委委員等職。工作中他深入農村,發(fā)動群眾,打開工作局面,為土地改革、支援前線、加速解放戰(zhàn)爭的進程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土改在出現“左”傾錯誤時,他堅持區(qū)別對待富農、團結中農、保護城鎮(zhèn)工商業(yè)的正確原則。
1948年11月,漆克昌同志調任撫順市委副書記兼市礦總工會主席。他和市委負責同志一起,確定并堅持了市委和礦務局密切結合,以礦山工作為重點的正確方針,為恢復經濟、發(fā)展生產、支援解放戰(zhàn)爭和抗美援朝,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撫順市任職三年多的時間里,他經常深入廠礦和工人打成一片,在艱苦的工作中,以自己的模范行動贏得了工人群眾的信任。他組建并領導工會在礦山開展勞動競賽、組織勞模運動、立功運動,激發(fā)了工人的積極性;他特別重視職工教育,創(chuàng)辦了各種形式的業(yè)余學校,組織工人學政治、學文化、學技術;保護工人利益,關心工人生活,并倡議創(chuàng)辦了礦工養(yǎng)老院,使群眾體察到黨對廣大工人的深厚感情。
全國解放以后于1951年漆克昌同志由撫順調北京,先后擔任中聯部副處長、處長,中央馬列學院二分院副院長等職。不管在什么崗位上,擔任什么職務,他都兢兢業(yè)業(yè)地工作,愉快地完成黨分配的任務,都能把工作局面打開,為我黨的對外聯絡工作和培養(yǎng)干部做出了成績。表現出他有很高的政策水平和熱忱的國際主義精神。
1957年9月,漆克昌同志調中國科學院,任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副主任、主任,并先后兼任第一組長、黨委書記、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副主任、中國科學院黨組成員等職。
漆克昌同志在“文革”期間,飽受“四人幫”的迫害。他被加上了種種莫須有的罪名,受到殘酷斗爭,被長期關押,身心受到嚴重摧殘。
他身陷囹圄,仍關心黨、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始終堅持實事求是,對“四人幫”進行了堅決抵制。粉碎“四人幫”后,漆克昌同志堅決擁護撥亂反正,積極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擁護黨的十三大提出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和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方針政策。
1988年在北京去世。
人物評價
漆克昌同志在建國之后,將自己全部的心血傾注到我國自然資源綜合考察事業(yè)中。他同竺可楨副院長一起開創(chuàng)和長期領導了我院自然資源的綜合考察工作。
漆克昌同志認為,“搞好社會主義建設,必須摸清家底”,自然資源考察工作必須“查明資源、提出方案”。同時他一貫強調綜合考察工作必須面向經濟建設,面對國土整治;必須實行多學科的綜合研究和團結協作;強調不怕艱險和艱苦奮斗的精神。他始終堅持自然資源綜合考察事業(yè)的正確方向,明確了綜合考察的基本任務、方針和重點,積累了一套綜合考察工作的基本經驗,建立了一支綜合考察的基本隊伍,培育了優(yōu)良的工作作風。
五十年代及以后,在他主持綜考會工作期間,開展了二十多項大規(guī)模的綜合考察,順利完成并取得了大批成果,促進了我國自然資源綜合考察事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并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漆克昌同志在綜合考察戰(zhàn)線艱苦奮斗三十年,進行了大量的開拓性工作,為我國的自然資源綜合考察事業(yè)做出了重大貢獻,深受廣大干部和群眾的尊敬和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