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呂禮(約公元前300年生人),出生于齊國,漢族。為齊康公呂貸的七世孫
史籍記載
《戰(zhàn)國策·東周策》周最謂呂禮篇中關(guān)于呂禮的記載:
周最謂呂禮曰:“子何不以秦攻齊?臣請令齊相子,子以齊事秦,必?zé)o處矣。子因令周最居魏以共之。是天下制于子也。子?xùn)|重于齊,西貴于秦。秦、齊合,則子常重矣!
譯文: 周最對秦將呂禮說:“您為什么不使秦國進(jìn)攻齊國呢?這樣我可以要齊國讓您做相國,您可以使齊國尊奉秦國,就必?zé)o憂慮了。您如果再讓我在魏國與齊國共同尊奉秦國。那末,諸侯就會在您的控制之下了。如此,您東可得到齊國的重用,西可得到秦國的尊重。齊、秦兩國聯(lián)合,那您就能久居高位了!
《史記·穰候列傳》
欲誅呂禮,禮出奔齊。昭王十四年,魏冉舉白起,使代向壽將而攻韓、魏,敗之伊闕,斬首二十四萬,虜魏將公孫喜。
譯文:要誅殺呂禮,呂禮逃到齊國。昭王十四年(前293),魏冉舉薦白起為將軍,派他代替向壽領(lǐng)兵攻打韓國和魏國,在伊闕打敗了它們,斬敵二十四萬人,俘虜了魏將公孫喜。
《戰(zhàn)國策·秦三》薛公(孟嘗君田文)為魏冉曰:
薛公為魏謂魏冉曰:“文聞秦王欲以呂禮收齊,以濟(jì)天下,君必輕矣。齊、秦相聚以臨三晉,禮必并相之,是君收齊以重呂禮也。齊免于天下之兵,其讎君必深。君不如勸秦王令弊邑卒攻齊之事。齊破,文請從所得封君。齊破晉強(qiáng),秦王畏晉之強(qiáng)也,必重君以取晉。齊予晉弊邑,而不能支秦,晉必重君以事秦。是君破齊以為功,操晉以為重也。破齊定封,而秦、晉皆重君;若齊不破,呂禮復(fù)用,子必大窮矣。”
譯文:薛公田文為了魏國,對秦國相國魏冉說:“我聽說秦王想要由呂禮來交結(jié)齊國,以此來救助天下,您一定會被輕視的。齊國和秦國互相聯(lián)合去對付三晉,呂禮一定會兼任齊、秦兩國的相國,這就等于您交結(jié)齊國而加強(qiáng)了呂禮的地位。齊國免除了各國的軍事威脅,它一定會深深地仇視您。您不如勸說秦王命令薛地的兵力去攻打齊國。齊國失敗了,我愿意把所取得的土地送給您。齊國大敗而晉國強(qiáng)大,秦王懼怕魏國的強(qiáng)大,一定會重用您去交結(jié)魏國。齊國給魏國薛邑,而不能抗拒秦國,魏國一定會借重您來交結(jié)秦國。這樣,您打敗齊國建立了功勞,叉憑借魏國加強(qiáng)了您的地位。這么一來,您打敗了齊國鞏固并擴(kuò)大了自已的封邑,秦國和魏國就會共同重視您;如果棄國不遭受挫敗,呂禮再次被重用,那您一定會非常困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