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學習經歷
1978 年 3 月至 1982 年 1 月華中師范大學地理系,獲理學學士學位;
1984 年 9 月至 1985 年 12 月陜西師范大學助教進修班進修;
1993 年 10 月至 1997 年 3 月日本愛知教育大學進修、學習、獲碩士學位(教育學);
1997 年 4 月 2001 年 3 月日本東北大學理學研究科博士研究生、獲博士學位(理學)。
工作經歷
1982 年 1 月開始廣西師范學院地理系任教
1987 年至 1989 年間 參加過中國科學院南方山區(qū)綜合考察隊以及西南綜合考察隊 對廣西的綜合考察
2001 年 10 月開始武漢理工大學經濟學院任教
社會兼職
湖北省經濟學會副秘書長
教授課程
區(qū)域經濟學、發(fā)展經濟學、環(huán)境經濟學。
研究方向
區(qū)域經濟學、資源與環(huán)境經濟學、網絡經濟學。
學術成果
論文著作
1 )「都道府県人口の年齢構造の推移, 1920-1990 年」(合著),愛知教育大學研究報告 第 46 輯(人文?社會科學), 1997 年。
2 )「中國の貧困農村における農民移住計畫-広西自治區(qū)三只羊郷を例として-」,日本地理學會発表要旨集、第 54 集。
3 )「中國における農村社會経済と出稼ぎの考察―広西壯族自治區(qū)桂平市 2 村の事例―」,季刊地理學 , Vol.50, No.1, 1998
4 )「中國における農村貧困問題に関する研究について」,季刊地理學 , Vol.52, No.1, 1999 。
5 )「中國広西壯族自治區(qū)河池地區(qū)における山間地農村の貧困実態(tài)と農民の対応」,季刊地理學、 Vol.53, No.1, 2000 。
6 )《日本過疏農山村的振興及其對中國農村現代化的啟示》,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 20 卷、第 1 期, 1999 年。
7 )「 A Geographical Study on the Rural Poverty in China 」 ,The SCIENCE REPORTS of the Tohoku University, Vol.51, No.2.
8 )參與了中國科學院南方山區(qū)綜合科學考察隊研究項目:“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南寧地市自然資源合理開發(fā)利用”,獲1991年中國科學院科學進步一等獎、廣西旅游學會 1987-1990 年度旅游研究最佳成果獎。
9 )主持了廣西南寧地區(qū)委托研究項目:“左江流域六縣、市與南寧市的聯系及合作前景預測” 1992 年。
承擔課題
1)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04-05年),資源趨盡型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的測度研究(項目主持人);
2)湖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05年),湖北綜合競爭力研究(項目主持人)
3)內蒙古試驗地區(qū)氣候及社會經濟環(huán)境研究項目負責人(該項目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國家合作項目u2018 04-06 年’,納米和梯度熱電材料與太陽能光電熱電和風力復合發(fā)電系統(tǒng)研究的子項目)。
榮譽獎勵
獲廣西師范學院 1990-91 學年度三育人先進工作者;廣西師范學院 1990-91 學年度優(yōu)秀班主任獎;武漢理工大學經濟學院2002-03 學年度優(yōu)秀班主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