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鄭褧裳是我國近代美術(shù)史上較有影響的人物。他一生淡泊,為人低調(diào),門生不多。在澳門期間,他創(chuàng)作了大量作品,但由于各種原因,作品傳世極少。由于早年東渡扶桑,他的畫受日本畫影響較重,具有濃郁的東洋風味,但又不失中國傳統(tǒng)的筆墨功夫。他的畫生活氣息濃郁,感情真摯,寧靜平和,對當今中國畫的發(fā)展仍有一定的啟迪意義。
鄭褧裳一生淡泊名利為人低調(diào),可說是一位被遺忘了的畫家,但他卻是一位曾蜚聲中外的美術(shù)教育家和畫家,在中國近代美術(shù)史上占有無可替代的地位,13歲隨父到日本生活及讀書,并修讀美術(shù),對東洋美學有一定心得,是首位入選文部省美術(shù)展覽的中國畫家,其後返回中國接受任命籌辦北京美術(shù)學校,同時成為國立北平美術(shù)學校首任校長,并曾任故宮博物館副院長。
鄭氏的畫作得東洋、中土的育養(yǎng),既有日本維新的畫風,更有宋院體的陶煉,每一思維每一細節(jié),都是用畫表達,其繪藝對後世有重要的啟示。在30年代末,鄭氏舉家移居澳門,開始其半隱居的生活,期間寫了大量作品,直至1959年病逝澳門,可說澳門是這位畫家的第二故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