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Living Colour是美國紐約市的一個搖滾樂隊,成立于1984年。在風格上受到自由爵士,放克,硬搖滾和重金屬樂隊的影響,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地融合。他們的歌詞,范圍從個人到政治,在后面的幾個作品中攻擊了歐美中心主義和美國的種族主義。樂隊
Living Colour是美國紐約市的一個搖滾樂隊,成立于1984年。在風格上受到自由爵士,放克,硬搖滾和重金屬樂隊的影響,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地融合。他們的歌詞,范圍從個人到政治,在后面的幾個作品中攻擊了歐美中心主義和美國的種族主義。
Living Colour在1988年推出第一張專輯一炮走紅,雖然有很多支持,但還是不應該忘記他們的招牌曲目《Cult of Personality 》(個人崇拜),《Cult of Personality 》在1989年獲得了格萊美最佳硬搖滾表現(xiàn)獎。在當年的MTV最佳音樂錄影帶將獲得了最佳新音樂家稱號。Living Colour在1995年解散,并于2000年年底復出。
樂隊歷史
早年(1984-1986)
Living Colour在1984年由英國出生的吉他手 Vernon Reid在紐約組建。他們由Black Rock Coalition發(fā)展而來,是一個由(其中包括)Reid組建的非營利性的組織,里面都是對搖滾音樂感興趣的黑人音樂家。Reid在繁華的紐約是眾所周知的。樂隊在她的名義下從1984年到1986年。
早期的樂隊成員包括貝斯手Alex Mosely,Jerome Harris 和 Carl James,鼓手Greg Carter , Pheeroan Aklaff 和 J.T. Lewis,鍵盤手 Geri Allen和
vocalists D.K. Dyson ,Mark Ledford,并且由他自己來擔任主唱。樂隊的聲音和其他樂隊風格大不相同。這一時期的主題主要包括爵士樂和放克。早期作品有《Funny Vibe》,是他們的首張專輯。
走向成功(1986-1991年)
樂隊在1991年形成一個穩(wěn)定的陣容,歌手Corey Glover,貝斯手 Muzz Skillings和主唱 Will Calhoun(畢業(yè)于伯克利音樂學院),樂隊還聘請了 Jim Grant 和 Roger Cramer。不久后樂隊巡回演出。1988年5月3日,發(fā)布減少銷售量,僅在那年的晚些時候才發(fā)布MTV《Cult of Personality》,該專輯打到 Billboard 200的第六位。1989年4月1日,NBC直播“周六夜現(xiàn)場樂隊演奏” 四個月后,樂隊進一步推出The Rolling Stones’ Steel Wheels/Urban Jungle Tour。
1990年樂隊第二個完整的長專輯《Time’s Up》,表現(xiàn)爵士樂,朋克搖滾,三角洲藍調,嘻哈(由 Queen Latifah 和 Doug E. Fresh),放克,牛仔舞,重金屬風格,和各種帶電子樂器。該專輯贏得了格萊美最佳硬搖滾專輯獎。其他得主包括Maceo Parker 和Little Richard。
1991年living Colour參加首屆Lollapalooza巡演。
第二次調整和破裂
1992年,Skillings離開了樂隊,由 Doug Wimbish取代,這次樂隊變得效率極高,在1993年2月發(fā)布他們第三個長專輯《Stain》,這張專輯只打到全美的26位,較之以前又有所下降。
盡管仍保留其強大的歌迷基礎,但這次扔去解決一些問題。他們解決共同的音樂目標,為了推出他們第四張專輯,與1925年解散的living Color完成了這第四張專輯。
重聚和隨后發(fā)生的事件(2000年至今)
Living Colour的改革
樂隊的第四張專輯發(fā)行于2003年。
在2005年,索尼唱片發(fā)布Live From CBGB’s,1989年12月19日錄制現(xiàn)場的專輯,以及Everything Is Possible: The Very Best of Living Colour。
2006年9月22日,Skillings告別十四年又加入樂隊。
從2006年12月12日開始樂隊進行了為期一周的歐洲巡回演唱會。2007年5月樂隊發(fā)行了他們第一張DVD——On Stage At World Cafe Live。
2008年10月25日樂隊發(fā)布了在法國巴黎舉辦的巴黎演唱會DVD。
2009年9月15日,樂隊發(fā)行了他們第五章錄音室專輯,在一周內專輯銷量約2,800件。
在接受breakdownroom.net采訪時,Glover 希望明年推出他與他的樂隊的另一張新專輯!癢e’re going to do something different [for us] and make a real record, right now, right after we’ve done this one”Glover笑著說。
主要作品
Vivid (1988)
Time’s Up (1990)
Stain (1993)
Collideøscope (2003)
The Chair in the Doorway (2009)
所獲獎項
1989年——最佳新人獎(《Cult of Personality》)
格萊美
1990年最佳硬搖滾表演獎(《Cult of Personality》)
1990年Grammy Award for Best Rock Performance by a Duo or Group with Vocal(提名)(《Glamour Boys 》)
1991年最佳硬搖滾表演(《Time’s Up》)
1994年最佳硬搖滾表演(《Leave It Alone》)
一些國外樂隊的中英文名稱對照
0~9
311
2 unlimited 二人無極
10,000Maniacs 10,000狂人
A
ABBA 阿巴/艾巴
AC/DC
Alanis Morissette 阿蘭妮斯·莫里塞特
Alice Cooper 艾利斯·庫柏
Aphex Twin 愛飛克斯雙胞胎
AeroSmith 空中鐵匠/斯密斯飛船
Ace of Base 底牌
Alice in Chain 愛麗絲囚徒
Aqua 水鬼/水叮當
Arcana 奧秘/神秘
Atomic Kitten 原子少女貓
Amorpphis 無定型物
Anthrax 炭疽樂隊
Anathema 詛咒
Animals 動物
Avril Lavigne 艾薇兒
Ataraxia 靜心
B
Badfinger 壞手指
Bauhaus 包豪斯
Beck 貝克
Berlin 柏林樂隊
Barry Manilow 巴瑞·馬尼洛
Bee Gees 比吉斯
***** 比約克
Bill Haley 比爾·哈利
Bon Jovi 邦.喬維
Beach Boys 海灘男孩/沙灘小子
Blur 模糊/污點
Black Sabbath 黑色安息日
Bauhaus 包豪斯
Beastie Boys 兔崽子
Black Flag 黑棋
Dylan 鮑勃.迪倫
Marley 鮑勃.馬累
by Vinton 鮑比.文頓
Bikini Kill 比基尼殺戮
Blink 182 閃爍 182
Breeze 輕柔/微風
C
cash 現(xiàn)金
Clash 沖撞
Captain Beefheart 牛心上尉
Cars 汽車
Celibate Rifles 獨身步槍
Chic 時髦
Chicago 芝加哥
Chuck Berry 查克·貝里
Christian Death 基督之死
Circle Jerks,The 怪人幫
Collective Soul 集體靈魂
Carcass 尸體
Carpenters 卡彭特/木匠合唱團
Cocteau Twins 雙生鳥/極地雙子
Coldplay 酷玩
Christian Death 基督之死
Children Of Bodom 博多之子
Crandle Of Filth 污穢的搖籃
D
D.O.A
Dark Moor 黑沼澤
Daft Punk 愚蠢朋克
David Bowie 戴維·鮑伊
DOORS 大門
Damned,The 媽的
Danzig 丹澤
dB’s,The 分貝
Deep Purple 深紫
Dire Straits 恐怖海峽/險境
Deep Forest 深林/大森林
Def Leppard 戴夫.萊帕德
Duran Duran 杜蘭 杜蘭
Dinosaur Jr. 恐龍二世
Depeche Mode 趕時髦
Dead Can Dance 死亡之舞/死亡會跳舞
E
Eagle 老鷹/雄鷹樂隊
Enigma 英格瑪/迷樂團
Extreme 極端樂隊
Elvis Presley 埃爾維斯·普萊斯利/貓王
Evanescence 伊凡塞斯
Eddie Van Halen 艾迪.范海倫
F
Fatboy slim 流線型胖子
Fats Dimino 胖子多米諾
Faith No More 信仰破滅
Foreigner 外國佬
Frank Zappa 弗蘭克·扎帕
Front Line Assembly 前線集結
G
Gun n’ Roses 槍與玫瑰/槍花
Gang of Four 四人幫
Garbage 廢料
Genesis 創(chuàng)世紀
Grateful Dead 感恩而死
Godhead 神性
Green Day 綠日
H
Heart 心
Helmet 頭盔
Him 他陰間的主宰
Hole 穴
Herman’s Hermits 赫爾曼的隱士們
Helloween 萬圣節(jié)
Hypocrisy 偽善
Hammer Fall 天錘降臨
I
Iggy Pop 伊基·波普
INXS 因克斯
Iron Butterfly 鐵蝴蝶
Iron Maiden 鐵處女/鐵娘子
Iggy Pop 伊吉.波普
J
Joni Mitchell 瓊尼·米歇爾
Jamiroquai 杰米羅奎
Jefferson Airplane 杰弗遜飛機
Jesus Lizard,The 耶穌蜥蜴
Joan Jett 瓊·杰特
Jesus Jones 耶穌.瓊斯
Jimi Hendrix 吉米.亨德里克斯
Joy Division 快樂分享
Jesus & Mary Chain 耶穌與瑪利亞鎖鏈
Janis Joplin 詹尼斯·喬普林
Joan Baez 瓊·貝茲
Jerry Lee Lewis 杰瑞·李·劉易斯
K
Kinks,The 奇想
Kiss 吻
Korn 科恩
Kraftwerk 發(fā)電站
L
L7
L.A. Guns 洛杉磯之槍
Lake Of Tears 淚湖
Lemonheads,The 檸檬頭
Limp Bizkit 林茲餅干/軟餅干
Little Richard 小理查德
Live 現(xiàn)場演出
Living Colour 活潑色彩
Love Battery 愛情電池
Led Zepplin 齊柏林飛艇
Linkin Park 林肯公園/聯(lián)合公園
Lou Reed 婁.里德
Laibach 盧布爾雅那
Linda R*****tadt 琳達·龍斯塔特
Lacrimosa 以淚洗面
London After Midnight 午夜后倫敦
Lush 醉人
M
Marilyn Manson 瑪麗蓮.曼森
Mamas & the Papas 媽媽爸爸
Maxwell 麥斯韋爾
Mazzy Star 迷星
MC5
Meat Puppets 肉偶
Megadeth 麥格戴斯/大屠殺
Metallica 金屬樂隊
Massive Attack 大舉進攻
Mr.Big 大先生/大人物
Ministry 內閣
Manowar 戰(zhàn)神
Matthew Lien 瑪修連恩
Murderdolls 謀害娃娃/謀殺玩偶
Muse 繆斯
Morbid Angel 病態(tài)天使
My Dying Bride 我垂死的新娘
My Bloody Valentine 我的流血情人
N
Napalm Death 死亡汽油彈
Neil Young 尼爾·揚
New York Dolls,The 紐約妞
Nine Inch Nails 九寸釘
Null 無效
Nirvana 涅磐/超脫
Nine Inch Nails 九寸釘
New Order 新秩序
Nightwish 夜愿
No Doubt 無疑
O
Oasis 綠洲
Offspring 子孫
Orb 球體
Orbital 軌道
P
Patti Smith 佩蒂.史密斯
Pearl Jam 珍珠醬
Pet shop boys 寵物店男孩
Phish 魚
Pink Floyd 平克·弗洛依德
Pixies 小精靈
Placebo
Poison 毒藥
Portishead
Pretenders,The 偽裝者
Primus 煤油爐
Pantera 潘多拉
Peter Paul & Mary 耶穌,保羅和瑪麗
PIL 公眾形象
Prodigy 神童
P·J·Harvey P·J哈維
Q
Queen 皇后
Queensryche 皇后殺手
Quicksilver Messenger Service 水銀信使
R
Radiohead 無線電迷/收音頭/廣播迷
Ramones 萊蒙斯
The Rancid 腐臭
Red Hot Chili Peppers 紅辣椒
Red House Painters 紅屋畫家/紅房畫匠
Rammstein 戰(zhàn)車/德國戰(zhàn)車
R.E.M.
Rick Derringer
Royal Trux
Rush 沖擊
Roxette 洛克塞特
Roni Size
Rolling Stone 滾石
S
Santana 桑塔那
Scorpi***** 蝎子樂隊/天蝎合唱團
Sebadoh
Sex Pistols 性
Skinny Puppy 瘦狗
Smashing Pumpkins 碎南瓜
Smiths,The 史密斯
Sublime 卓越
Sugar Ray 微甜
SEPULTURA 埋葬
Simon & Garfunkel 西蒙和加芬克爾
Suicide 自殺者
System of a Down 退步的體制
Soul Asylum 靈魂庇護所
Savage Garden 野人花園
Soundgarden 音響公園
Sonic Youth 音速青年
Skid.Row 窮街
Sinead O’Connor 辛妮·歐康娜
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 蘇克西與女妖
Suede 山羊皮
stone Roses 石玫瑰
Sissel Kyrkjebo 西索
Slipknot 活結
Stratovarius 靈云
Sonata Artica 北極奏鳴曲
Slayer 殺手
T
Talking Heads 頭部特寫/傳聲頭像
Tangerine Dream 橘紅夢/橘夢/橙夢
Tesla
The Byrds 伯茲
Throbbing Gristle 跳動軟骨
Throwing Muses
Tricky 崔奇
The Beatles 甲克蟲/披頭士
The Cranberries 卡百利/小紅莓
The Police mop.com
The Cardigans 羊毛衫
The Moody Blues 憂郁布魯斯
The Cure 治療/治愈
The Who 誰
The The 這
The Sins Of Thy Beloved 汝愛之罪
Tes*****ent 圣約書
Therion 圣獸
Theater Of Traged 悲情劇院
U
UFO
U.N.K.L.E
Unrest 動亂
Urge Overkill 殺傷
V
Velvet Underground 地下絲絨
Venom 毒汁/毒液
W
Ween 想象
Weezer
Wet Wet Wet
Who,The 誰人樂隊
Wilco 照辦
Winger 翅膀
Wire 電報
X
XTC
Y
Yardbirds 新兵樂隊
Yes 是樂隊
Yngwie J. Malmsteen 揚威
LED幻彩魔燈
這款LED幻彩魔燈叫做Living colors,她,不是用來照明的。Color your world with light ——通過光媒為你的世界著色。因為色彩有著最佳的情感象征。飛利浦LivingColors變色燈的特殊設計可使您通過色彩和光線營造適合您心情的家居氛圍,多達1600萬色,用光綻放出五彩繽紛的世界,Livingcolors包含四個有機電致發(fā)光二極管( LED ) ,它可以增加,減少,點亮或變暗,以產生共一千六百萬不同的顏色。
設計無處不在,創(chuàng)意無處不在。通過觸摸式的遙控器,有1600萬種顏色供你選擇,讓你體驗“光彩新世界”!不過我覺得,這樣的技術還不能達到飛利浦所標榜的“心情顏色”,如果把這款魔燈與心理學上的生物反饋儀相結合,才可以真正的叫“心情顏色”。不過這樣應該會更貴吧,呵呵。這個應該可以申請專利了,創(chuàng)意無價!
LivingColors是透過個人化身邊的環(huán)境以表達自我喜好的最直接簡單的方法, 1600萬種色彩在你的指尖下候命,你可以讓家居每天都沐浴在不同的色彩中,不用改變室內裝修或燈具。它采用了尖端的LED科技,平均耗電只在0.5至 5.5瓦特,非常耐用。LivingColors只發(fā)光不發(fā)熱,最多變幻出1600萬種不同的色彩效果。
獨特的“感應式調色環(huán)”,令你像用iPod感應旋鈕一樣,只要輕輕一觸,便能教LivingColors實時產生所觸色彩。指間在調色環(huán)上旋轉,投射出的光影也會隨之變幻,如把它預設在自動變色模式下,便能在1600萬種顏色中自動切換。如你一次在客廳或睡房放置多個LivingColors Mini,還會營造出更多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