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曾昭奮先生長期從事建筑理論研究。他最早辨識改革開放后中國建筑的新風格,并將其概括為北京的“京派”、上海的“海派”和廣州的“廣派”(嶺南派)。其中,他對“嶺南派”建筑風格的特色和風格進行了歸納和總結(jié)。“廣派”建筑概念的提出,為嶺南建筑研究奠定了基礎,推進了建筑界對“廣派”建筑的關注。
改革開放后,曾昭奮與《世界建筑》第一任主編呂增標先生等一批老師在前輩汪坦先生的帶領下,籌辦介紹世界建筑動態(tài)的雜志,力求促進國內(nèi)建筑同行了解外界動向,推動自身的建筑設計創(chuàng)作。自《世界建筑》創(chuàng)辦以來,曾昭奮積極參與雜志組稿編輯工作,并自1985年至1995年退休,一直擔任雜志主編,曾說:“做了多年《世界建筑》雜志編輯工作,對它向讀者推介的每一個名建筑,對它的讀者們,都有一種感情在。我把這種感情叫做《世界建筑》情結(jié)。”他主持的《世界建筑》作為引介國外建筑設計的專業(yè)園地,呈現(xiàn)出開放樂觀的基調(diào),對當時風靡一時、后來偃旗息鼓的后現(xiàn)代主義也持歡迎態(tài)度,堅決反對中國建筑“走回頭路”,積極倡導大膽進行設計探索。
1982年起,曾昭奮在《世界建筑》工作的同時,積極推動中國建筑評論發(fā)聲,撰寫了一批當時表達了重要觀點的評論文章。他行文立場鮮明,針砭時弊,文風犀利,反對建筑形式的因循守舊,提倡建筑形式隨社會生活、生產(chǎn)和技術的發(fā)展而創(chuàng)新,提倡現(xiàn)代主義的創(chuàng)作思想,反對固步自封和鋪張浪費的復古主義創(chuàng)作潮流。他不顧建筑師的名銜、資歷而闡發(fā)自己的批評見解,并熱情肯定中青年建筑師的探索方向。建筑評論家王明賢先生曾評價:“曾先生是建筑評論園地的拓荒者”。
人物逝世
2020年10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