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徐不更,名成棋,字引恬,號伯庚,侯家鎮(zhèn)人,是本縣第一所女子學!兄九5膭(chuàng)始人。?
徐不更清時為縣庠生。清末廢科舉辦學堂,徐崇尚新學,熱心于女子教育,1906年于縣城首創(chuàng)尚志女塾。該校注重文化、道德、職業(yè)教育,旨在增強女子自立能力。女學興辦之初,保守勢力群起反對。建校5年,徐被控10次,乃憤而將其號伯庚改為不更,以示興辦女學之志不改。并于1908年9月東渡日本考察女學。
“五四”新文化運動興起后,徐率先于1919年提倡學校改用白話國語課本,呼吁行文講話“須樸實無華,力除舊國文中虛偽之弊”。同年10月,徐發(fā)起組織國語研究會,推廣拼音字母,次年任該會主任,并赴無錫、南京參加國語演講活動。徐還兼任縣通俗教育館館長,深入鄉(xiāng)間講演時事,宣傳科學常識。
徐在教育思想上深受陶行知的影響,對陶推崇備至。1935年,曾赴滬拜晤陶先生,擬在崇推行陶的“工、學、團”(即工以養(yǎng)生,學以明生,團以保生)方針,后因抗戰(zhàn)爆發(fā)而作罷。
徐愛國心切,1937年9月慷慨捐獻800元資助抗戰(zhàn)。本縣淪陷后,徐收集日軍炸彈彈片置櫥中,并旁注文字,以教育子孫牢記國仇。一次進城,他因不愿佩戴“良民證”而遭日軍毆打,即發(fā)誓再不入城。
1939年12月,徐因心力衰竭病逝,時年7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