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王功鎏,別名式金、凈華、風人,黃埔五期畢業(yè)。曾任十九路軍排長、連長、營長、團長、師長,1947年任國民黨云南省警保處少將副處長,1949年12月去香港,1950年3月去了臺灣。1951年5月8日“因參與議謀張學良逃脫案”判處6年有期徒刑,1957年出獄,在臺灣孤身顛沛流離38年,寫下《風人稿存》等許多思鄉(xiāng)思親的詩文,其中不乏對家鄉(xiāng)團年飯的追憶和企盼。1988年初,王功鎏持去泰國的護照來到香港會親,兒子王業(yè)敬和二女兒王業(yè)余應邀于1988年元月17日抵達香港。在港期間,子女一再說服王功鎏一同回鄉(xiāng),王功鎏考慮三天后終于答應。2月7日上午9時,父子三人平安回到家中。剛入家門,親族戚友以及各級領導都紛紛登門前來看望,車來人往,絡繹不絕。王功鎏十分高興,置天氣嚴寒和病體于不顧,接待客人。由于心情激動,又一整天沒有休息。當晚10時,王功鎏送走最后一批客人時,心臟病突然發(fā)作,家人急忙叫來救護車,將王功鎏緊急送往醫(yī)院搶救。經過一星期住院治療,病情開始穩(wěn)定。除夕這天,王功鎏鄭重提出要回家吃團年飯。醫(yī)生一再囑咐:“正在輸氧輸液,一旦離開醫(yī)院,隨時都有生命危險!”家人親友苦苦相勸,無濟于事。
除夕宴上,王功鎏在兒孫們盛情邀請下尊坐首席。他深有感慨地說:“我原想,這把老骨頭拋在異鄉(xiāng)臺灣是逃脫不了,萬萬沒有想到,還能回家與兒孫們一道吃團年飯!”王功鎏這頓飯雖吃得少,但吃得有滋有味,非常高興!這是王功鎏盼了40多年的家鄉(xiāng)團年飯。
王功鎏因病勢沉重,于3月14日(農歷戊辰年正月十七日)病逝于省人民醫(yī)院,終年8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