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原型
原型一
劉國志(1921——1949),小說《 紅巖》中劉思揚的生活原型,出身于富商家庭,少年時代父母雙亡,家庭經(jīng)濟漸趨頹敗,在兄長的扶助下接受教育。1939年畢業(yè)于成 都建國中學,同年考入國立西南聯(lián)合大學經(jīng)濟系。1941年在西南聯(lián)大敘永分校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皖南事變后因上級的疏散而失去了組織關系。1944年畢業(yè)于西南聯(lián)大,放棄了家人為他謀得的待遇優(yōu)厚的工作,響應中共南方局“到農(nóng)村去”的號召,到云南陸良從事教育工作,任陸良縣中教務主任,并代行校長職務。在他的努力之下,縣中的校風大為改進,該縣的民主力量也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1945年底因被當?shù)胤磩游溲b注意,撤離陸良,回到重慶。在重慶的公開職業(yè)為四川省銀行經(jīng)濟研究所資料室的研究人員,并在《商務日報》做過記者。在中共南方局的安排下,他參與領導了“陪都青年聯(lián)誼會”和“中國青年民主社”,在重慶的大、中學校和民盟中開展地下工作。按照上級指示,他于1946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同年,他的中共組織關系得到恢復。1946年7月李公樸和聞一多先生先后遇害,他在重慶參與組織了“李、聞血案后援會”,并在《新華日報》以劉鋼為筆名發(fā)表了《略論聞一多先生》的悼念文章。中共南方局和《新華日報》先后撤離重慶后,他在中共重慶地下市委的領導下工作,曾擔任中共重慶沙磁區(qū)學運特支書記,參與建立和領導了進步學生組織“六一社”。當中國民主同盟被國民黨政府強令解散之后,他參與建立重慶地下民盟,并在其中擔任重要職務。他為《挺進報》的編創(chuàng)人員與中共重慶市委接上關系,其后又為《挺進報》的編印提供經(jīng)費,并且是報紙重要的發(fā)行者之一。1948年4月10日因《挺進報》事件于寄居的親戚家中被捕,他機智脫逃;由于上級的出賣,4月19日與未婚妻曾紫霞一起在四川榮昌再次被捕。先被囚于重慶渣滓洞集中營,后被轉(zhuǎn)囚 白公館。他的親友利用上層社會關系營救,但他表示“決不背叛革命”,寧愿放棄去美國留學,拒不在“脫黨聲明”上簽字,他說:“我死了有黨,等于沒有死;我如果背叛組織,活著又有什么意義!”1949年11月27日慷慨就義于重慶 歌樂山松林坡刑場,時年28歲。
“有人以為由于高漲的物價,壓碎了書房,把聞先生逼上了梁山。有人以為由于當局空前的貪污腐化,倒行逆施引起了他的憎恨,深重的民族災難和人民生活的困難,激起他改革現(xiàn)狀的熱情。有人以為國內(nèi)外民主運動蓬勃發(fā)展,指明了解放的途徑,并把聞先生卷進了陣營。一句話,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改變,轉(zhuǎn)變了聞先生。當然,環(huán)境決定著人們的意識,然而環(huán)境絕不是一切呵!戰(zhàn)時教授們的遭遇差不多都和聞先生相似,可是有幾個變成了像聞先生這樣堅強的民主戰(zhàn)士?” ——劉國志《略論聞一多先生》
原型二
劉思揚出身資本家家庭的共產(chǎn)黨員劉思揚被敵人關押在渣滓洞集中營,敵人為了誘捕集中營中的地下黨員,摧毀集中營中的地下黨組織,假意釋放劉思揚等。劉回到家中時,有假扮地下黨員來接頭的敵人來套取劉關于集中營底下黨組織的情報,但被劉和趕來的真地下黨員識破。劉思揚二次被捕后,于重慶解放前夕被敵人殺害。
原型三
他有著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和堅定的革命信仰!锻M報》組織局部暴露及數(shù)名同志被捕后,這個富家少爺,入黨不到三個月的新黨員遭到同志誤解,甚至被當作叛徒。劉思揚的大哥幾次出面營救,而劉思揚寧可把牢底坐穿也不愿在悔過書上簽上自己的名字,他至死沒有玷污黨的榮譽。劉思揚在 重慶“11.27”大屠殺中殉難。
小說簡介
歷史背景
《 紅巖》的歷史背景是:解放戰(zhàn)爭正以雷霆萬鈞之勢向前推進,反革命的最后堡壘重慶正處于全面包圍之中,盤踞在這里的國民黨反動派進行著垂死的掙扎,而被關押在“中美合作所”集中營里的共產(chǎn)黨員則同他們展開了一場勝利前光明與黑暗的殊死搏斗。為了表現(xiàn)這種在全局上我們處于絕對優(yōu)勢而在局部處于暫時劣勢的局面,作者將筆觸從渣滓洞、 白公館伸展開去,把震撼人心的獄中斗爭、城市地下黨的活動和學生運動以及農(nóng)村的武裝斗爭這三條線索交織成一個整體,描繪了重慶解放前夕革命者同敵人進行斗爭的最后一幕,從一個重要側(cè)面反映了解放戰(zhàn)爭走向全面勝利的斗爭形勢和時代風貌。
故事情節(jié)
《 紅巖》的故事情節(jié)如下:1948年,在國民黨的統(tǒng)治下處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為了配合工人運動,重慶地下黨工運書記許云峰命甫志高建立沙坪書店,作為地下黨的備用聯(lián)絡站。甫志高為了表現(xiàn)自己,不顧聯(lián)絡站的保密性質(zhì),擅自擴大書店規(guī)模,銷售進步書刊。一天,區(qū)委書記江姐要去 華鎣山根據(jù)地,甫志高到碼頭為江姐送行,江姐囑咐他要注意隱蔽,他嘴上答應,心里卻不以為然。江姐到離根據(jù)地不遠的一座縣城時,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丈夫、華鎣山縱隊政委彭松濤的人頭被高掛城頭。見到縱隊司令員“ 雙槍老太婆”后,她強忍悲痛,堅決要求到丈夫生前戰(zhàn)斗的地方工作。甫志高又自作主張吸收一名叫鄭克昌的青年入店工作,許云峰知道情況后大吃一驚,幾經(jīng)分析發(fā)現(xiàn)鄭克昌形跡可疑,便讓甫志高通知所有人員迅速轉(zhuǎn)移。甫志高卻根本不聽勸告,反認為許云峰嫉妒自己的工作成績,結(jié)果被捕并成了可恥的叛徒。由于他的告密,許云峰、成崗、 余新江和劉思揚等人很快相繼被捕。特務頭子徐鵬飛得意忘形,妄圖借此將重慶地下黨一網(wǎng)打盡。然而,他使盡各種伎倆,都沒能從許云峰等人身上得到任何所需的東西。兇殘的敵人為了得到口供,瘋狂地折磨政治犯。他們給犯人食用霉爛的食物,而且在炎熱的夏天停止飲水,妄圖用炎熱、蚊蟲、饑餓和干渴動搖革命者的意志。為了粉碎敵人的陰謀,獄中難友乘放風時在墻角挖出一眼泉水,在保護泉水的斗爭中,解放軍戰(zhàn)士龍光華英勇犧牲,敵人竟然不許開追悼會,全獄難友絕食抗議敵人的暴行,敵人用熱氣騰騰的白米飯和一大桶回鍋肉來誘惑這些“共黨”,可沒有一個人去動。敵人不得不妥協(xié)讓步。
叛徒甫志高帶領特務竄到鄉(xiāng)下,江姐不幸被捕,關押在渣滓洞里。在獄中,她受盡了折磨,兇殘的敵人把竹簽釘進了她的十指。面對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驗,竹簽子是竹做的,共產(chǎn)黨員的意志是鋼鐵!”秋去冬來,轉(zhuǎn)眼到了年底。全國革命形勢一片大好,國民黨當局在受到沉重打擊后開始放出和談空氣。陰歷年三十, 渣滓洞全體難友舉行了一個別開生面的聯(lián)歡會。更令人高興的是,地下黨派人與他們?nèi)〉昧寺?lián)系。敵人為了表示和談的“誠意”,假意釋放了一些政治犯,來自資本家家庭的共產(chǎn)黨員劉思揚是其中之一。在他被送回劉公館的第二天夜里,一個自稱叫老朱的人潛入劉家,說他受區(qū)委書記李敬原的委派,前來了解劉思揚在獄中的表現(xiàn),并要他詳細匯報獄中地下黨的情況。但這個人神色慌張,說話行事都不像地下黨。正當劉思揚對此人懷疑時,李敬原派人送來情報,揭穿了這個偽裝特務鄭克昌的真面目。劉思揚來不及轉(zhuǎn)移,又被抓起來關進另一所監(jiān)獄“ 白公館”。鄭克昌在誘騙劉思揚失敗后,又偽裝成同情革命的新聞記者高邦晉打入渣滓洞,他妄圖通過苦肉計刺探獄中地下黨的秘密。余新江等人識破了他的偽裝,并借敵人之手除掉了這個陰險的特務。解放軍日益逼近重慶,地下黨準備組織獄中暴動。在白公館裝瘋多年的共產(chǎn)黨員華子良(也是華為的父親, 雙槍老太婆的兒子)與獄中黨組織接上了關系。同時,關在地窖中的許云峰用手指和鐵鐐挖出了一條秘密通道。當解放軍攻入四川,即將解放重慶的時候,徐鵬飛狗急跳墻,提前秘密殺害了許云峰、江姐、成崗等人。就在許云峰等人被害的當天晚上,渣滓洞和白公館同時舉行了暴動。劉思揚等一些同志犧牲了,但更多的同志終于沖出了魔窟,伴隨著解放軍隆隆的炮聲,去迎接黎明時分燦爛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