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陳邦炎先生1920年12月出生于浙江杭州,?原籍湖北浠水。1930年隨全家遷居天津。1940年9月考入天津育德大學英文系,后轉(zhuǎn)入該校經(jīng)濟系學習。1941年9月轉(zhuǎn)學至北京中國大學法學院政治經(jīng)濟系。1944年6月畢業(yè)后,先后在北京、天津、汕頭等地銀行工作,期間擔任過報社記者和英文翻譯等工作。1950年11月加入中國民主促進會,在中國民主促進會上海市分會工作,先后任干事、秘書等職。1957年遭丁酉之禍,被打成右派!拔母铩逼陂g在干校勞動。1958年4月被下放至上海市嘉定縣外岡鎮(zhèn)監(jiān)督勞動。1961年10月經(jīng)中共上海市委統(tǒng)戰(zhàn)部批準摘掉右派分子帽子,回中國民主促進會上海市委員會秘書處工作。1968年10月下放至嘉定、奉賢上海市直屬機關五七干校參加勞動。1971年9月分配至上海市日用化學制罐廠當工人。1978年進上海古籍出版社,擔任以編輯出版古典文學研究著作和普及讀物為主的第二編輯室主任。1978年4月進入上海古籍出版社工作,歷任編輯、編輯室主任。先后被評為副編審、編審。曾任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第七屆、第八屆委員等職。1984年,他在中國韻文學會成立大會上作的《西江月》一詞表達了他當時的心情:“方憾菊殘荷盡,欣逢桔綠橙黃。新知舊雨集三湘。且喜斯文未喪。舊曲還須重譜,新聲尚費平章。開來繼往共思量。后浪看推前浪!1990年12月退休。2016年6月12日因病去世,享年9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