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著名歷史地理學家, 建國初六大歷史地理學大家之一。幼年喪父,由祖母租種人家田地和代商家加工食品來維持家計。先生遂從小就要勞動,并在干完早活后匆匆去上學。由于聰明好學,成績常居榜首,故小學和中學階段能夠享受免費入學的待遇。中學畢業(yè)后,在華僑宗親的資助下考入 中山大學地理系學習,期間常常去中學代課,或寫文章投稿,以緩解學費和生活費。
主要成就
1935年中山大學地理系畢業(yè),隨后在中大附中任教。1937年,受時任地理系主任孫宕越之聘,回中大任助教,恰逢抗戰(zhàn)爆發(fā),學校常遭敵機轟炸,遂又回 梅州中學任教。當中大遷回粵北時,受 吳尚時系主任之聘,又出任地理系講師,講授軍事地理、中國地理等課程。 粵北淪陷之后,又返遷梅州,兼任多所中學地理課,以緩家計。抗戰(zhàn)勝利之后,中山大學雖有復校,然內戰(zhàn)又起,先生遂編寫中學地理教材以維持生計。建國之后,一直在中山大學任教,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兼任《 歷史地理》雜志編委。1989年12月29日逝世。
出版著作
著作要目:
《 軍事地理學》,與孫宕越合著, 重慶:中山文化教育館,1939年。
《 國防地理學導論》,中山大學地理系,1943年。
《梅縣區(qū)鄉(xiāng)土地理》(上下), 梅州市梅縣區(qū):新明星書局,1947年。
《中國歷代統(tǒng)一之地理觀》,中山大學地理系,1947年。
《戰(zhàn)后新中國地理》(上中下),中山大學地理學會,1947年。
《戰(zhàn)后新世界地理》(上下), 廣州:榮興書局,1948年。
《戰(zhàn)后中外地理問題》,廣州:龍園地學出版社,1948年。
《 東北新六省地理》,中山大學地理學會,1949年。
《人民新中國地理》(上冊),廣州:正大書局,1950年。
《富饒的 華南》,廣州: 華南人民出版社,1951年。
《兩廣地理》, 上海: 新知識出版社,1956年。
《廣東自然地理特征》,廣州: 廣東人民出版社,1957年。
《 海南島地理》,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58年。
《廣東省地圖集(古代歷史地圖部分)》,廣東省地圖志編委會,1966年。
《廣州史話》, 北京: 中華書局,1963年。
《 珠江》,北京:青年出版社,1965年。
《 珠江三角洲》,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73年。
《廣州史話》,與 郭培忠、 徐曉梅合著,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 嶺南歷史地理論集》, 中山大學學報編輯部,1990年。
關于先生的紀念文章:
司徒尚紀:《歷史地理學在嶺南的奠基者--中山大學徐俊鳴教授》,《嶺南歷史地理論集》,第328-334頁。
郭培忠:《良師的風范》,同上,第335-339頁。
徐小珍、徐曉珠、徐小英、徐曉薇、徐曉梅:《懷念父親》,同上,第340-343頁。
曾昭璇、曾新、曾憲珊:《建國初我國歷史地理六大名家之一--徐俊鳴教授學術思想》,闕維民主編《史地新論: 浙江大學(國際)歷史地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浙江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313-330頁。個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