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她最初讀的是彈詞之類,隨后看的是小說,魯瑞書看得很多也很快。每隔一段時間,她就會說:“老大(指 魯迅),我沒有書看哉!”魯迅后來曾說,因為母親要看書,他必須到處搜集小說,而且老人家記憶力特別強,改頭換面,內(nèi)容千篇一律的東西,經(jīng)她一看就發(fā)現(xiàn)了!斑@和那本書上的故事是一樣的!薄@雖然使 魯迅在找書上費了不少心力,卻也使他清楚了許多書的來源。這對 魯迅后來編著《中國小說史略》、《小說舊聞鈔》、《唐宋傳奇集》、《古小說鉤沉》等書不無幫助。
人物履歷
魯瑞的祖父、父親當(dāng)過京官,在偏僻的安橋頭可謂是大戶人家了。她從小接受傳統(tǒng)的家庭教育,不僅孝順父母、公婆,相夫教子,盡心盡職,而且待人和藹、寬仁而富于同情心。她時常把自己不多的零用錢,送給急需的人。家里人有時對傭人說話不和氣,她總是說:“不要大聲小氣說他們,即使他們做錯了,可以同他講么!……”她還給雇工 王鶴照做鞋、襪、衣服。2013年紹興 魯迅故居內(nèi),還陳列著她做針線活用的工具,和親手為王鶴照縫制的一只襪船。 魯瑞還熱心教王鶴照識字,并說:“我就苦得不會寫,你學(xué)起來,可以記記賬!
魯瑞樂觀、開朗。有時,媳婦們因生氣不吃飯時,她便說:“你們每逢生氣的時候,便不吃飯了,這怎么行呢?這時候正需要多吃飯才好呢,我從前和你們爺爺吵架,便要多吃兩碗,這樣才有氣力說話呀。”用周作人的話來說:“這雖然一半是戲言,卻也不難看出她強健性格的一斑!
魯瑞也是個思想開明,容易接受新事物的人。清末天足運動興起,她就放了腳。本家中有人揚言:“某人放了大腳,要去嫁給外國鬼子了!彼牭竭@話,不屑置辯:“可不是么,那倒真是很難說的呀!1902年, 魯迅在日本給母親寫信,要她放足、剪發(fā),她回信說:“老大,我年紀(jì)已大,頭發(fā)以后剪,足已放了。”后來魯瑞又剪了頭發(fā)。紹興光復(fù)后,她還勸有的男人把辮子剪掉。在她七十多歲時,看到青年人織毛衣,她也要學(xué),做得不好就拆掉重織,一次又一次,日日夜夜,坐下就拿著織針,終于,連復(fù)雜的花紋都給織出來了,衣服也編成功了。 魯迅看了也佩服地說:“我的母親如果年輕二三十歲,也許要成為女英雄呢!……”
人物性格
魯瑞性格堅韌剛強。她經(jīng)歷了中年喪夫,晚年喪子等一個個的巨大打擊,但她仍能泰然處之,沉著應(yīng)付。自丈夫 周伯宜死后,她就挑起了全家生活的重?fù)?dān)。雖家庭破落,生活貧困,但她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仍一心要把三個兒子培養(yǎng)成才。所以,當(dāng) 魯迅提出求學(xué)要求時,她頂住來自各方面的非議,變賣首飾,送魯迅去南京的洋務(wù)學(xué)堂讀書,以后又讓魯迅東渡日本去留學(xué),接著魯迅的二弟周作人、三弟 周建人也一一走出了家門。
1936年,她接到同鄉(xiāng)宋紫佩送去的 魯迅病逝的電報,雖悲痛萬分,但很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只是顏色陰沉,待送走宋紫佩后便嚎啕大哭,說:“我不能累宋先生難受!笔潞,她廣集兒子死后的一切記載,當(dāng)看到各方面人士對于兒子普遍的悼念,真誠的愛戴,她自慰自解地說:“還好,這樣子,兒子死得不太冤枉!
總結(jié)
總之,魯瑞是一個慈祥、樂觀、開明和堅強的人,是一個偉大的女性。這影響了 魯迅兄弟三人。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 魯迅和他的母親在性格上有著相似的一面。在魯瑞的培養(yǎng)和影響下,周家出了被稱為中華民族之魂的 魯迅,也出了被史學(xué)家稱為中國現(xiàn)代史上的“周氏三杰”。她不愧為是一位偉大的母親 ,值得后人敬佩和紀(jì)念。
魯瑞的子孫后代
魯瑞共養(yǎng)育了三個兒子,即中國現(xiàn)當(dāng)代史上著名的周家三兄弟:周樹人( 魯迅)、周作人、 周建人。三個兒子后人眾多:周樹人一房有子周海嬰及其子女 周令飛、周亦斐、周令一、周寧;周作人一房有子周豐一,女周靜子、周若子; 周建人一房有子周豐二、周豐三、有女周鞠子、 周曄, 周瑾,周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