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出生于一個自耕農家庭。少時,讀私塾,十四、五歲,隨父兄務農。1929年秋,紅五縱隊到達鄂東南,報名參加紅軍。1930年7月,紅五縱隊西進,姜中信等一批青年戰(zhàn)士奉命留下,幫助地方建立赤衛(wèi)隊,任隊長。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7月,紅十六軍進入鄂東南,姜中信帶領30余名赤衛(wèi)隊員參加了紅十六軍,擔任紅軍排長。翌年7月,參加攻打通山縣城,沖鋒在前,榮立三等功,被提升為連長。1933年先后被提升為營長、副團長。紅十六軍改編為紅十六師時,任師政委。1934年六、七月間,紅十六師在修宜奉邊的龍門一帶,遭江西駐敵五十師、七十七師與湖南駐敵十九師的包圍夾擊,損失很大,姜中信在突圍中,頭、腿中彈,昏倒山上,被一砍柴農民發(fā)現(xiàn)背回家中。經過精心照料,1935年春,傷愈回通山?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他率湘鄂贛邊區(qū)抗日救國挺進隊,于1938年底進入大幕山。姜中信以為方步舟的部隊就是原來的紅軍,前往參加,任后勤副官。入伍不久,才知道方步舟已于1937年脫離紅軍,接受了國民黨第九戰(zhàn)區(qū)的改編,抗日不堅決,大失所望。是年秋,中共陽通縣委派出黨員竇秀鳳等,找到姜中信,向他介紹抗日斗爭形勢,希望他能為抗日斗爭出力。姜中信表示了自己的心愿,請求黨組織考驗。1940年,中共陽通縣委根據姜中信的表現(xiàn),決定重新吸收他為中共黨員。1941年3月,他接受黨組織交給的為通山抗日隊伍籌集槍支的任務,以方部后勤副官的身份,搞到長槍20支及少量彈藥,交竇秀鳳轉給了通山縣抗日游擊隊。他還利用下山采購物資的機會,秘密向陽通縣委提供情報,使下山制造摩擦的頑軍經常受到通山抗日武裝的突然襲擊。這事引起方步舟的懷疑,暗地派人跟蹤。一次姜中信搞到步槍16支,與好友劉炯明(方步舟部的軍事教官)相商,共同投奔新四軍。劉炯明表面應允,背地卻報告了方步舟。姜中信因此被捕,1942年3月,被方部殺害于黃沙石牛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