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背景
恩基·比拉1951年出生于南斯拉夫,父親為裁縫師,一個人在巴黎工作以支付家人的生活,并鼓勵Bilal發(fā)展繪畫天分。1960年 恩基·比拉和母親、妹妹搬往巴黎與父親一起定居,19歲開始漫畫家生涯,為法國雜志《領航員Pilote》畫些恐怖、科幻或時事諷刺的短篇,逐漸在法國漫畫界嶄露頭角,1987年,安古蘭漫畫展將當年的大獎得主頒給了恩基·比拉。
南斯拉夫的種族仇恨、內戰(zhàn)和殺戮都讓他的作品變得越來越沉重,未來也變得越來越灰暗。許多讀者在讀完他的作品之后會覺得有些疲倦,因為他在字里圖間所隱含的意義和解釋比一般的漫畫作品要多上許多,當讀者的大腦吸收了這些信息,卻又無法將其轉換理解的時候,自然會覺得非常沉重。
恩基·比拉代表作《尼可波勒三部曲》即諸神混亂、女人陷阱和寒冷赤道,此故事曾被法國出版雜志選為年度好書,是法國出版界史上唯一一本入選的漫畫書。 恩基·比拉還將該作改編為電影《女神陷阱》,本片耗時四年籌劃制作,為了將2095年的美國紐約完整呈現在觀眾眼前,本片共計動用了數百名專業(yè)的藝術家、建筑師、及CGI專業(yè)動畫工程師,將精彩的平面漫畫場景轉化為立體生動的3D動畫,精準的將未來的紐約市搬上大銀幕,演員與3D人物和場景的融合更是十分的完美。
十九歲開始漫畫家生涯,為法國雜志《Pilote》畫些恐怖、科幻或時事諷刺的短篇,逐漸在法國漫畫界嶄露頭角,并與Druillet、Moebius、Hermann、Tardi這些當時已經赫赫有名的漫畫家平起平坐。
1987年,Bilal在安古蘭漫畫展獲頒最佳作品大獎,地位有如日本漫畫界的 大友克洋,目前創(chuàng)作了二十多部作品,并執(zhí)導過兩部電影,第三部電影《La Femme piege》(女人陷阱)也將於2003年上映。
其實Bilal從小的時候就非常喜歡電影、科幻這兩種主題。但因為電影的進入門檻太高,所以他開始創(chuàng)作漫畫;而他所面對的環(huán)境與今日社會的環(huán)境有點像,漫畫依舊不被視為藝術的一環(huán),甚至被當作兒童的讀物。不過,往往從最基層造成影響的作品才是最有實力的作品。Bilal的創(chuàng)作獲得文藝界很大的認可,甚至開始替電影、戲劇表演設計道具、服裝,也自編自導了三部電影。
不過,對他來說,早年的電影制作雖然是實現夢想,但卻也相對帶來了相當大的限制。因為在創(chuàng)作漫畫時單純只需要把心中的想法呈現在紙上即可,但在電影中卻必須要考慮預算、制作難度等等。不過,也因為電影科技的進步和成本降低(《魔戒》也是在同樣的狀況下才得以拍成),他才開始導演《Immortel》,將這本結合了未來與埃及眾神的特殊作品搬上大銀幕。
Bilal的創(chuàng)作如果硬是要從其中找出影響的起源來,那么恐怖的源流是來自于H.P. Lovecraft和愛倫坡,科幻的源流來自于Jules Verne、H.G. Wells等二十世紀初期的大師們。所以,在他的作品劇情安排和繪制風格中都可以看得出這種不花俏,卻意義深遠的力量。這種力量在近年的圖像創(chuàng)作中已經比較少見,所以許多讀者在讀完他的作品之后會覺得有些疲倦,因為他在字里圖間所隱含的意義和解釋比一般的漫畫作品要多上許多,當讀者的大腦吸收了這些信息,卻又無法將其轉換理解的時候,自然會覺得非常沉重。
而他的作品在主角的命名部分也包含了許多文字游戲,對于愿意多花時間去進一步研討的讀者而言隱藏了許多令人驚喜的奧妙!吨T神混亂》中的統(tǒng)治者舒伯朗(Choublanc)其名在法文中是失敗的意思;而在《女神陷阱》中的女主角吉兒(Jill Bioskop),其名則是電影之意;《Le Sommeil du Monstre》中的主角Nike Hatzfeld,則是法國解放報一名在塞拉耶佛受傷的記者之名。故事中的許多新聞報導往往是串接不同劇情或是不同面向真實的關鍵,讀者如果從這個角度去抽絲剝繭,解讀每一頁的內容,往往原來看似無意義的劇情和段落,就會變得擁有相當豐富的意涵。
對Bilal來說,現實的世界對他的作品有很大的刺激。母國南斯拉夫的種族仇恨、內戰(zhàn)和殺戮都讓他的作品變得越來越沉重,未來也變得越來越灰暗。如果讀者只是單純觀看作品的圖像,可能一時之間無法感受到這么多,但在故事中所引用的詩句、所制造的畫面和色彩,都是可以再咀嚼和深入的。
創(chuàng)作經歷
比拉出生于1951年的貝爾格勒(前南斯拉夫),9歲時比拉移居法國巴黎,從前南斯拉夫到時尚之都巴黎,其間的落差對他的影響非常大,往后在他的作品無論是漫畫或是電影中,都可以看到他經常開政治的玩笑。
14歲時他遇見了著名漫畫大師赫內·葛西尼(René Goscinny),在他的鼓勵下開始學習漫畫制作。
19歲時比拉便開始展露自己的美術天份,為早年在法國非常流行的漫畫雜志《領航員》(Pilote)畫些恐怖、科幻或時事諷刺的短篇漫畫,這對一位新人來說可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他的第一部作品是1972年出版的Le Bol Maudit. 在1975年,他開始和漫畫編劇大師皮爾·克里斯丁(Pierre Christin)合作出版了一系列超現實主義的黑色漫畫。
1987年,安古蘭漫畫大展將大獎頒給了比拉,也使他逐漸在法國漫畫界嶄露頭角。比拉早期的作品多為短篇,29歲時比拉推出了他醞釀多年、集數年功力于其中的首部長篇作品《諸神混亂》,之后隨即引起漫畫界的矚目,隔年開始連載于美國漫畫雜志《重金屬》(Heavy Metal),從此一炮而紅,奠定了比拉在漫畫界首屈一指的地位。
作品年表
1975 La Croisiere des oublies (與編劇Pierre Christin合著)
1975 Appel des etoiles (1982年推出加長版:La Bol maudit)
1976 Le Vaisseau de pierre (與編劇Pierre Christin合著)
1977 La Ville qui n’existait pas 不存在的小鎮(zhèn) (與編劇Pierre Christin 合著)
1978 Memoires d’outreespace 外太空(短篇合集)
1979 Les Phalanges de l’Ordre Noir 黑指令軍隊(與編劇Pierre Christin合著)
1979 Exterminateur 17,17號滅殺者 (與編劇Jean-Pierre Dionnet合著)
1980 La Foire aux Immortels 諸神混亂(尼可波勒三部曲之首部曲)
1981 Paris sera toujours Paris (合集)
1982 Crux Universalis (已絕版)
1982 Die Mauer (插畫集)
1983 Images pour un film "La vie est un roman" by Alain Resnais 小說人生電影書(與Jean-Pierre Thevenet合著)
1984 Los Angeles, L’Etoile oubliee de Laurie Blum (與編劇Pierre Christin合著)
1985 Grange bleue (與Grange, Tardi及Pichard合著)
1986 La Femmie piege 女人陷阱(尼可波勒三部曲之二部曲)
1987 Hors Jeu (與編劇Patrick Cauvin合著)
1988 Coeur sanglants (與編劇Pierre Christin合著)
1990 Partie de chasse (與編劇Pierre Christin合著)
1990 Apres le Mur (合集,與編劇Pierre Christin合著)
1992 Froid Equateur 寒冷赤道(尼可波勒三部曲之三部曲)
1994 Bleu sang
1996 Tykho Moon--Livre d’un film (與Dan Franck, Fabienne Renault及Isi Veleris合著)
1999 L’Etat des stocks (1971-1986年作品,1999年重新出版)
1999 Le Sommeil du Monstre
電影作品:
1989 Bunker Palace Hotel
1997 Tykho Moon
2003 La Femme piege 女神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