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81年,畢業(yè)于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獲得國際關系和歷史學士學位。
1985年,畢業(yè)于美國哈佛大學,獲得東亞研究碩士學位。
1993年,畢業(yè)于美國密歇根大學,獲得政治學博士學位。
1995年,江憶恩時任哈佛大學助理教授時完成了對中國戰(zhàn)略文化問題的研究,其博士論文《中國傳統(tǒng)戰(zhàn)略文化與大戰(zhàn)略》由普林斯頓大學出版。
主要作品
代表作有《社會國家》,《文化現(xiàn)實主義:中國歷史中的戰(zhàn)略文化與大戰(zhàn)略》等。
論文:
“中國參與國際體制的思考”,
“中國與國際制度:來自外部的觀察”“美國學者關于中國與國際組織關系研究概述”,
“國際結構與中國外交政策”,
“簡論國際組織對國家行為的影響”,
“國際制度的社會化:東盟道路與國際關系理論”,
“中國是一個保持現(xiàn)狀的國家嗎?”,
“作為變量的身份認同”等有關社會化理論、戰(zhàn)略文化理論、中國外交、中國與國際制度等方面的論文上百篇。
據說,目前美國“中國問題專家”新生代里,有兩位佼佼者,一位是江憶恩,一位是柯慶生。江憶恩在哈佛大學政治系任教,柯慶生原在麻省理工學院政治系任教,不久前加盟普林斯頓大學威爾遜政策學院。兩位教授皆以研究中國古代戰(zhàn)略文化和國際安全見長。由于他們的方法論建立在從社會文化學的角度研究國際關系,所以一般被歸入建構主義流派,何況柯慶生曾在建構主義的大本營康奈爾大學政治系擔任過教授。2002年我在哈佛大學見了江憶恩和柯慶生,我問柯慶生為什么調到麻省,他說想和江憶恩離得近一些,他們是好朋友。與老一輩不同,兩位學者不是從語言轉入專業(yè)研究,而是直接有專業(yè)學術背景;不僅漢語講得非常好,而且精通政治學、國際關系理論、中國歷史和中國的古代文化包括戰(zhàn)略文化。有意思的是,江憶恩反復向我強調他是一個加拿大人,而不是美國人,而且對媒體比較低調。柯慶生也說,特別害怕臺灣媒體,總是曲解他的原意。
在研究方法上,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多采取很具體的研究方法。從事文化研究的美國學者江憶恩在《文化現(xiàn)實主義:中國歷史上的戰(zhàn)略文化和宏韜偉略》一書中,從明朝永樂至萬歷年間對外用兵的有關奏折里,對“主戰(zhàn)”和“主和”問題進行量化統(tǒng)計,再與中國古書《武經七書》相結合,總結出在中國的戰(zhàn)略文化中,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次重要的。這本書里大量引用中國古籍,讓人無法相信,寫作者竟是一位沒有中國血統(tǒng)的西方人。
人物評價
江憶恩被譽為“當今美國新生代中最出色的中國問題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