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簡介
杜寧自幼聰穎絕倫,勤奮好學(xué),經(jīng)、史、子、集無所不通,撰文立馬可倚。永樂二十一年(1423)秋,鄉(xiāng)試中舉。宣德二年(1427),得中榜眼,授翰林院編修。宣德五年(1430),參與編撰《宣宗實錄》,升修撰。正統(tǒng)三年(1438)四月,書成,升為翰林侍講,賜白金文綺。
正統(tǒng)中,朝廷選翰林講讀以下官員中儀表俊偉者十人,入東閣專習(xí)制誥,以備內(nèi)閣之選,杜寧是“十俊”之一。正統(tǒng)十三年(1448),杜寧以翰林侍講的身份與工部右侍郎兼翰林侍講學(xué)士高谷出任會試考試官。
正統(tǒng)十四年(1449)秋,代宗即位,杜寧升為南京禮部右侍郎。翌年,因父親去世,返家守孝。不久,應(yīng)詔強起為兵部左侍郎。當(dāng)時兵部徐尚書,入閣參預(yù)機務(wù),因此,南京兵部的日常政務(wù)全靠杜寧主持。杜寧嚴(yán)于治軍,對那些不奉教令的將校,一一繩之以法。從此,武夫悍卒,以至編俾以上桀驁無狀者都斂跡屏息,兵政為之一新。
時值“土木之變”不久,英宗被虜,社會動亂,人心危疑。杜寧以卓越的膽識和才干,敢說敢為,與兵部尚書 于謙一起,建議郕王監(jiān)國,并奏上守御之策,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國家很快安定下來。因此,當(dāng)時有人將于謙和他比作二尊“擎天柱石”。
杜寧在主持兵部期間,政績偉然卓著,京師士民十分嘆服:“杜公出于翰林,兵政卻處理得如此之好,實為不易。俊碑(dāng)年,宣宗也曾稱贊他文武兼?zhèn),說他“道足以適天下之用,智足以通難知之意,文足以發(fā)難顯之情!睆亩艑庍z存的詩文中,確可看出,他詩文清麗,寄托遙深。如七絕《題老梅》:“葭琯初飛一氣回,滿傳春訊雪中開。誰知商鼎和羹實,卻自寒花寂寞來!奔疵璁嫵鲅├锛t梅的倩影,又用“鹽梅”典故贊頌了清吏的政績和操守。
杜寧居官清介,人不敢犯。成化九年(1473)七月十二日,杜寧病逝故里,終年70歲。憲宗御賜墓聯(lián):“九重深眷擎天綾,三尺高封蓋世雄!贝髮W(xué)士錢溥為其撰墓志銘。祀鄉(xiāng)賢。
作品一覽
著有《樂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