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1883— ),又名鴻翮,武功鎮(zhèn)后街人。為人耿直豪放,不阿諛權(quán)貴,學識淵博,見解高超。民國13年(1924),在縣立第一高等小學任教,深受學生愛戴。民國16年(1927),由原陜西都督張鳳翔舉薦,任國民聯(lián)軍營長,與北洋軍閥轉(zhuǎn)戰(zhàn)在商洛一帶。民國18年(1929),在焦易堂推薦下,任中央立法院書記官。民國20年(1931),楊虎城任陜西省主席時,素聞張的為人,遂委其為鎮(zhèn)坪縣長。他上任后,極力壓抑土豪勢力,親率團隊圍剿土匪,謀求地方安寧。民國26年(1937),任本縣常備隊大隊長?h長劉興沛借供應(yīng)軍需之機,從中鯨吞巨款。張詠房當眾揭發(fā),并在縣政會議上,據(jù)理斗爭,被強行拘捕,后釋放免職。民國28年(1939)任縣財務(wù)委員會主任,對縣長張震南吞沒軍麥價款,及其他貪污罪行,在縣政會上揭發(fā),并向省政府和專員公署控告,免了張震南的職務(wù)。民國32年(1943),任武功中學校長,后又選為省參議員。民國37年(1948),出席省參議會時,揭發(fā)了縣長劉璋琨在武功貪贓枉法的罪行,劉恨之入骨,曾幾次派人暗殺,險遭毒手。為了打擊貪官劣紳,張詠房曾賣掉自家水地60畝,以作資費,堅持到底。建國后,張詠房向人民政府如實講清了自己的歷史,受到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