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經(jīng)書舉業(yè),無不通曉。道光年間,曾任安州知州的即墨舉人江恭先在嶗山青峪村設(shè)“青峪書院”,黃念昀在此執(zhí)教。同治十一年(1872年)又在“勞山書院”任山長(即院長)。游嶗山寫有《八仙墩》、《童公祠》等詩。《八仙墩》為七言古詩,筆力遒勁,盡現(xiàn)八仙墩海濤洶涌、山呼海嘯之情景。
黃念昀,清代即墨(今山東省即墨市)人。道光二十年(1840年)舉人。
經(jīng)書舉業(yè),無不通曉。道光年間,曾任安州知州的即墨舉人江恭先在嶗山青峪村設(shè)“青峪書院”,黃念昀在此執(zhí)教。同治十一年(1872年)又在“勞山書院”任山長(即院長)。游嶗山寫有《八仙墩》、《童公祠》等詩。《八仙墩》為七言古詩,筆力遒勁,盡現(xiàn)八仙墩海濤洶涌、山呼海嘯之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