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施護,梵名 Dānapāla (?-1017),生在北印度迦濕彌羅國,是北印度烏填曩國帝釋宮寺僧。與另一位佛典翻譯家天息災為同母兄弟。
人物經(jīng)歷
在太平興國五年(980)隨兄長天息災一同攜帶梵本來京。
宋太宗太平興國七年(982)七月參加天息災、法天的譯場工作。分別試譯《圣佛母小字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大乘圣吉祥持世陀羅尼經(jīng)》、《無能勝幡王如來莊嚴陀羅尼經(jīng)》各一卷。
雍熙四年(987),天息災奉詔改名法賢。他們從此一直翻譯不輟,到了真宗咸平三年(1000),法賢病故,后一年,法天也離世,剩下施護一人主譯,由惟凈協(xié)助(證梵文)。
景德三年(1006)才有北印度僧人法護(梵名“達理摩波羅” Dharmapāla,和法天之兄同名,其實是兩個人)參加證梵義。祥符二年(1009),惟凈、法護便協(xié)同施護主譯。
五年(1012),施護等建議將宋代譯出的新經(jīng),接著《開元》、《貞元》兩種經(jīng)錄,編輯新錄。后來即由譯場潤文大臣趙安仁、楊億和惟凈等編成《大中祥符法寶錄》二十二卷。
施護的翻譯一直繼續(xù)到天禧元年(1017)病故時為止(和法天之兄同來的法護,最初也曾參加譯事,在太平興國八年譯出《大力明王經(jīng)》二卷后便回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