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鄒若升,是中國清朝官員,于道光26年(1846年)上任淡水廳大甲中軍守備,本籍閩縣,為臺灣清治時期的地方官員,該官職主要從事大甲地區(qū)武職事務,品等不高,只為正七品以下。
助捐建坊
大甲貞婦林春娘因其貞節(jié),為地方所敬,道光皇帝亦降旨準于建坊旌表;但因建材石料均購自中國大陸,而大安港小,轉運惟艱,遂發(fā)起各地官紳捐助建坊,竹塹富紳林占梅首先響應,而時任大甲中軍守備的鄒若升,亦隨眾人捐款。
鄒若升,是中國清朝官員,于道光26年(1846年)上任淡水廳大甲中軍守備,本籍閩縣,為臺灣清治時期的地方官員,該官職主要從事大甲地區(qū)武職事務,品等不高,只為正七品以下。
鄒若升,是中國清朝官員,于道光26年(1846年)上任淡水廳大甲中軍守備,本籍閩縣,為臺灣清治時期的地方官員,該官職主要從事大甲地區(qū)武職事務,品等不高,只為正七品以下。
助捐建坊
大甲貞婦林春娘因其貞節(jié),為地方所敬,道光皇帝亦降旨準于建坊旌表;但因建材石料均購自中國大陸,而大安港小,轉運惟艱,遂發(fā)起各地官紳捐助建坊,竹塹富紳林占梅首先響應,而時任大甲中軍守備的鄒若升,亦隨眾人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