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籍記載
蕭鳴鳳,字子雝,浙江山陰人。少從王守仁游,舉鄉(xiāng)試第一。正德九年成進士,授御史。副使胡世寧下獄,抗章救之。同官內(nèi)江高公韶劾王瓊誤邊計,言:“松潘副將吳坤請增設(shè)總兵于成都,瓊即以坤任之;ó(dāng)本我屬衛(wèi),日憑陵。由本兵非人,致小丑輕中國!杯偱嘤摴。中旨責(zé)公韶陰結(jié)外蕃,交通間諜,令首實。鳴鳳上疏曰:“公韶劾瓊,所論者天下之事。瓊不當(dāng)逞忿恣辯,以箝諫官口!敝兄钾(zé)鳴鳳黨庇,而謫公韶富民典史。鳴鳳又劾江彬恃寵恣肆,蔓將難圖。士論壯之。尋巡視山海諸關(guān)。武宗將出塞捕虎,鳴鳳疏諫,因具陳官司掊克,軍民疾苦狀。不報。引疾歸。
起督南畿學(xué)政。諸生以比前御史陳選,曰“陳,泰山;蕭,北斗”。嘉靖初,遷河南副使,仍督學(xué)政?疾焓斑z被劾。吏部惜其學(xué)行,調(diào)為湖廣兵備副使。明年復(fù)改督廣東學(xué)政。鳴鳳三督學(xué)政,廉無私。然性剛狠,以憤撻肇慶知府鄭璋。璋慚恚,投劾去,由是物論大嘩。八年考察,兩京言官交章論,坐降調(diào)。已,與璋相詆訐。皆下巡按御史逮治。鳴鳳遂不出。
人物事跡
鳴鳳生于高密,幼露聰穎,五歲作《雪》詩。父亡,隨母、兄歸紹興。十歲,修詞藝文,已卓然成章。十五,從王陽明游。十七,舉浙江鄉(xiāng)試解元。遂后,棄舉子業(yè),直至正德九年(1514),登二甲20名進士。授御史。南返,與張氏(1498-1573)完婚。夫人系徐渭姑母之女也。
鳴鳳在朝,敢人所不敢言者,直言公論:救胡世寧、劾王瓊、江彬,斥責(zé)錢寧,士論壯之。出巡山海諸關(guān),研習(xí)兵書,力糾冒功習(xí)弊,繪邊境地形,以策戰(zhàn)守,都御史彭澤上其功,為王瓊所阻。十三年,武宗將出塞捕虎,鳴鳳疏諫,因及官司掊克,兵民疾苦之狀,留中不報,憤而引疾歸省。逾年,起為南畿提學(xué)御史,有“蕭北斗”之名。嘉靖元年(1521),負人倫鑒試,拔華亭徐階為第一,食于癢。由武宗南巡種種丑聞,萌發(fā)寫作《金瓶梅》之念。三年,升河南按察副使,仍董學(xué)政。以不從某大臣之私托,被吏部調(diào)為湖廣兵備副使。翌年,復(fù)改調(diào)廣東學(xué)政。八年,因憤撻肇慶知府鄭璋事,被免官,“鳴鳳遂不出”,《明史·蕭鳴鳳傳》至此,戛然而止。
返紹興大婁,家徒四壁。草建瓜渚湖莊于“也宜春也宜夏也宜秋”的湖之東南角,“歇肉每經(jīng)月,儲糧不數(shù)旬”的貧病生活,不得不擇地植桑租池養(yǎng)魚,稍作貼補。用“三余”時間,開始他后半生以寫作為主的隱士生涯。自十三年至三十年(1534-1551),完成百回長篇小說《金瓶梅傳》,成為我國小說史上的里程碑。這是一部直指正德、嘉靖王朝的力作,其門生除階(時為宰輔)為掩護宗師,授意浙江學(xué)使薛應(yīng)旗作《靜庵蕭先生墓表》,稱其早于嘉靖十三年去世。鳴鳳又套寫及專寫《玉嬌麗》,以因果相報,成為《金瓶梅》之姐妹篇。三十三年,倭寇犯擾,曾“挾策叩轅門”,論抗倭大事,但無人理睬,唯有吳成器相知。
鳴鳳為徐渭入縣學(xué)出過力;渭亦為“孟玉樓”糾紛、《墓表》諸事奔走,并披閱過《金瓶梅》書稿,可惜在病重之時,丟失一冊五回。時后鳴鳳舉家遷至祖居柳溪(今蕭山柳家),為防人“張冠李戴”,作《歌代嘯》雜劇,詮釋《金瓶梅》。四十四年,恐胡宗憲案涉及渭,又帶出以往隱密諸事,徐階又策劃將《金瓶梅》書稿轉(zhuǎn)移至湖北麻城劉家,渭具體實施,使這部名著得以保存流傳至今。隆慶元年(1567),渭殺妻入獄,又得鳴鳳與階的相助,才免一死。六年,冬,其將可出獄之際,鳴鳳托人致信渭,望他能補完《金瓶梅》及修改《玉嬌麗》,為渭所婉辭。他帶著遺憾亡故于杭州龍井一片云夫人家,終年八十有五,葬西湖孤山。數(shù)月后,夫人亦去世,恰當(dāng)其婿陪同渭南歸之時。
親屬成員
高祖:蕭用,洪武年間都督,洪武二十六年(1393)受藍玉案牽連被害。
曾祖:蕭顯,字文明,號履庵,成化八年(1472)進士,官至福建按察僉事。
父親:蕭昱,字用光,號拙庵,天順六年(1442)鄉(xiāng)試經(jīng)魁,以孝母及教授聞名,歷知貴溪、高密縣,卒于官,兩邑皆祠祀之。
兒子:長子蕭勉,“越中十子”之一,次子蕭飭,皆為國子學(xué)生,嘉靖三十六年(1557)六月赴趙母壽途中,在錢塘江翻船溺水身亡。
女兒:蕭堪,嫁揚州應(yīng)可,即今流傳本《金瓶梅詞話》的補定者。
另有孫三、外孫一。
人物作品
鳴鳳著作尚有:《蕭鳴鳳文集》十五卷、《海釣遺風(fēng)集》四卷、《蕭氏家集》二十五卷,惜多已亡佚。
人物爭議
——政治小說隱晦曲折
《金瓶梅》是一部直指正德、嘉靖王朝的政治小說,西門慶的原型是自封為“大慶法王”的正德帝。正因為如此,作者不得不通過隱晦曲折的手法來呼喊出心中的憤恨及傳遞有關(guān)的信息。這也是《金瓶梅》成書后約60年時間不能聞之于世的直接原因,至于性描寫是為了徹底暴露其丑惡的需要,也不排除隱蔽主題或便于流行的考慮。
盛鴻郎通過對《金瓶梅》諸多人物的梳理剖析發(fā)現(xiàn),書中非但西門慶出生與正德元年均為丙寅,而且,《金瓶梅》寫了16個年頭的故事,又恰與正德朝共16年相吻合。正德帝號“大慶法王”,其淫亂新宅“豹房”就在西華門,這和西門慶的名字和屬相(虎)暗合,且兩者的荒淫無度也是一脈相承的。
——誰是“蘭陵笑笑生”
1931年,在山西介休發(fā)現(xiàn)萬歷四十五年冬刻本,因其傳序中有“蘭陵笑笑生作《金瓶梅傳》”語,人們圍繞“蘭陵”展開了對作者的搜索,但在金學(xué)界,迄今尚無令人信服的定論。
盛鴻郎考證認為,蕭鳴鳳是徐渭的表姐夫,盛鴻郎在編寫徐渭年譜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徐渭對蕭鳴鳳的35種別稱和涉及有關(guān)問題的150余篇詩文,完整記錄了蕭鳴鳳門生徐階為掩蓋蕭作《金瓶梅》的“罪行”。同時也記錄了徐階在徐渭政治風(fēng)波中怕朝廷順藤摸瓜從而泄露蕭寫書之事,策劃將《金瓶梅》書稿轉(zhuǎn)移到湖北麻城劉家的曲折經(jīng)歷。
盛鴻郎考證認為,蘭陵為蕭氏祖籍,“笑笑生”是“蕭簫笙”的諧音,簫笙都可作“鳳吹”,即隱指“鳴鳳”。同時,徐渭有“裁簫度羽衣”之句,“裁簫”,為竹之夭也,竹加夭則為“笑”,蕭鳴鳳作《金瓶梅》后為避殺身之禍,向世人詐死并讓人作墓表,從此逃之夭夭而“生”也。
盛鴻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蕭鳴鳳曾在自撰的《墓表》中感慨:“吾平生不欺,使吾一見天日耳。”如果我的立論能夠成立,那么在歷史塵封470多年之久,終使這位中國偉大的小說家“一見天日”。作為一位年過六旬的退休老人,我不用為學(xué)位和職稱而寫,只為還歷史本來面目。這也是我寫作本書的唯一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