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文映江,字岷山,同治十三年(1874年)生,四川射洪蟠龍寺壩人,清末拔貢。少時(shí)家貧,發(fā)憤讀書,父母在蟠龍寺下勞苦耕作供其費(fèi)用,詩文優(yōu)秀而書法怪異,到潼川府考名列第一,知府批其卷曰"文蓋通場,字丑八縣"。光緒二十八年,由省試拔貢,宣統(tǒng)元年赴京朝考,授官吏部錄事,辛亥后回鄉(xiāng)隱居,以教書賣文種田為生,曾有駐軍司令于某多次造訪,慷慨談及劉先主三顧茅廬事,欲邀入幕,文以"亡國遺臣,不愿改節(jié)事他人"謝絕,1950年以七十六高齡辭世。平生生活清苦,秉性孤傲,幽默詼諧玩世不恭,自撰墓志銘稱"不染世風(fēng),不悖名教,不喜事功。"。
生平
業(yè)余賣文多是士紳求撰墓志、行狀、壽辭、序文等實(shí)用之作,所得酬金以充作家庭生活之用。對撰主的溢美之詞多非真意,他在《六十五歲生日自述詩》中曾說:“奸人附賊臣,賣國以為利。自此廿余年,朝野鬧如市。武夫賣性命,拚死爭防地。文人賣議論,毀孔譽(yù)夏翌。土豪賣人民,剝膏媚貪吏。我家無長物,惟賣舊文字。賀壽與挽喪,家傳及碑志。累累多諛言,得錢即相貰。雖非經(jīng)久謀,聊為養(yǎng)老計(jì)。市儈皆圣賢,村奴多孝弟。受者莫矜夸,吾與爾為戲。”平身生活清苦,秉性孤傲,詼諧放蕩,玩世不恭。一生能詩善文,往往出口成章。因才高氣盛,放縱不羈,作文說話,妙趣橫生,吟詩作對,尖酸刻薄,民間所傳趣聞軼事不少。射洪人稱他為“文麻子”。
莊重之余,即興口占的一些諧詩趣對,不脛而走,至今民間亦流傳甚廣。臨終前作《獨(dú)清先生墓志銘》,謂生平“惟傲獨(dú)窮,惟窮故,不染世風(fēng),不悖名教,不喜事功。”并謂“有詩兩千首,文一千多篇。”其詩文稿今尤存。1996年,射洪縣政協(xié)文史委選取其中精華部分,收錄詩文370余篇(首)編成《文映江詩文稿》公開發(fā)行,引起廣大讀者的極大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