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兆鑾出生
潘兆鑾(1908-1932.3),廣東省順德縣人。出生于僑工家庭。幼年父母相繼去世,由其在日本做工的三叔收為養(yǎng)子,僑居日本。
潘兆鑾生平
在橫濱中華學校讀中學期間,正值俄國十月革命取得了勝利,馬克思主義在日本廣為傳播之時,開始閱讀一些馬列著作和有關十月革命的書報,思想開始進步。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早年民主革命時期,1919年從日本回國后,受到了“五·四”愛國運動的影響,在廣州參加社會主義研究小組,接觸到中國社會的實際,開始立志改造中國社會。1920年在廣州鐵路南站為司磅員,后來調(diào)到事務處當文書,積極投身工人運動。1923年2月以粵漢鐵路工會代表身份前往河南鄭州參加京漢鐵路工會成立大會。1924年初被選為粵漢鐵路總工會執(zhí)行委員兼總秘書。
大革命時期,1924年國共合作之后,根據(jù)黨的決定,以個人身份參加了國民黨。受中共黨組織的委派,擔任廣州西關工代會執(zhí)行委員會主席、國民黨廣州市10區(qū)黨部委員兼區(qū)分部書記長。1925年調(diào)到國民黨中央組織部當干事。不久又調(diào)到國民黨廣東省黨部任組織部干事,并被任命為國民黨廣東省黨部南路特別委員會(籌備)主席,前往南路開展工作。同年10月,國民黨廣東省南路特別委員會成立并擔任主席。1926年秋調(diào)回廣州,擔任國民黨廣州市黨部秘書。1927年4月,廣東國民黨發(fā)動反革命政變,根據(jù)黨的指示,轉移澳門,聯(lián)絡從廣州撤退來港澳的同志。并先后擔任中共南方局軍事委員會和肅反委員會秘書,并主辦黨的機關報《南風》,撰寫文章,揭露敵人罪行,號召人民起來斗爭。廣州起義前夕,負責籌集物資彈藥款項的后勤工作。
潘兆鑾逝世
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廣州起義失敗后,1928年東渡日本,與中共東京總支部取得聯(lián)系,后來被派到橫濱秘密成立了中共橫濱支部,并擔任支部書記。1929年底從日本回到中山縣三鄉(xiāng)平嵐小學,以教師身份為掩護,秘密進行革命活動。1930年夏去香港向組織匯報工作。被壞人發(fā)覺,跟蹤到中山縣向敵人告密,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關押在石岐監(jiān)獄,后轉移到廣州市倉邊監(jiān)獄。在獄中繼續(xù)領導難友們與敵人作斗爭。國民黨反動派見其英勇不屈,終于下了毒手,判處他死刑。1932年3月,在廣州紅花崗壯烈犧牲,時年24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人民政府將烈士的遺骸遷葬于廣州市銀河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