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他的費邊戰(zhàn)術(Fabian strategy)拖垮英軍,同時在法國沒有足夠力量打敗英國之前避免重大戰(zhàn)役,讓法國人重新奪回他們在戰(zhàn)爭初期失去的多數(shù)領地。
生平
貝特朗·杜·蓋克蘭出生于布列塔尼(Bretagne)近迪南的布龍(Broons),他的家族是布龍的諸侯──布萊頓貴族(minor Breton nobility)。他最初跟隨布列塔尼公爵夏爾·德·布盧瓦(Charles of Blois)在布列塔尼繼承戰(zhàn)爭中(1341年至1364年),布盧瓦的查理由法國國王支持,他的對手是英格蘭國王支持下的孟福爾的約翰(John of Montfort),蓋克蘭在1354年被封為騎士,在阿爾諾·奧德雷海姆元帥手下,1356年至1357年蓋克蘭采用游擊戰(zhàn)術,擊退格羅斯蒙的亨利一個英軍對雷恩(Rennes)的圍困,雖然圍困在支付10萬克朗后已經結束,普瓦捷戰(zhàn)役后杜蓋克蘭受到查理皇太子的注意。
1364年查理五世即位后,納瓦爾的查理二世希望兼并勃艮第公國,而查理五世希望給他的弟弟腓力。5月16日在科歇雷爾(Cocherel)杜·蓋克蘭遇到讓三世·德蓋義·布赫(Jean de Grailly, Captal de Buch)指揮的納瓦爾軍隊,取得勝利,迫使那瓦爾國王查理二世簽定和平條約,勃艮第歸于腓力。
1364年9月29日,在歐賴戰(zhàn)役(Auray)中,杜·蓋克蘭和夏爾·德·布盧瓦(Charles of Blois)受到嚴重慘敗,布盧瓦的查理戰(zhàn)死,杜·蓋克蘭被布列塔尼公爵約翰五世和英格蘭約翰·錢多斯(John Chandos)爵士的軍隊俘虜,后查理五世以4萬金法郎贖回。
1366年查理五世派杜·蓋克蘭去處理那些騷擾法北各地的失業(yè)軍人──他們自稱“Free Companies”,杜·蓋克蘭將他們招安后派到卡斯蒂利亞(Castile)協(xié)助卡斯蒂利亞的恩里克二世爭奪王位,在納胡拉戰(zhàn)役(Battle of Nájera)杜·蓋克蘭再次被黑太子愛德華俘虜,查理五世再次贖回,因為認為他是寶貴的。1369年特拉斯塔馬拉(Trastamara)的恩里克二世贏得蒙蒂爾戰(zhàn)役(battle of Montiel),登上了卡斯蒂利亞的王位。
1369年與英格蘭的戰(zhàn)爭重新開始,從1370年至1374年杜·蓋克蘭重獲普瓦圖(Poitou)和圣東日(Saintonge),追趕英軍進入布列塔尼。1378年他不贊成查理五世沒收布列塔尼,他建議設立公國,但國王并無興趣。
1380年在朗格多克,在一次軍事遠征他死于痢疾,被安葬在法國國王的圣但尼大教堂(Basilique de Saint-Denis),他的心是存放在迪南的(Saint-Sauveur)教堂。
由于杜蓋克蘭的效忠法國,20世紀布列塔尼民族主義者認為他是一個"布列塔尼叛逆者traitor"。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親納粹的布萊頓社會-國家工人運動(Breton Social-National Workers’ Movement)炸毀了他在雷恩的一座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