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趙硯臣最早是以優(yōu)秀二胡演奏家和教育家馳名樂壇的。他首創(chuàng)“以重力要素為核心的訓練方法”來指導訓練和演奏。他的演奏從不刻意追求所謂的藝術表現(xiàn),而是任憑自己的心靈自然流露。主張藝術的境界是“積淀”、“同構”和“動力定型”三要素,在特定的時空交點上所激發(fā)出來的火花,是一種自然流露的美。因而他的演奏質樸而灑脫,音色及韻律如行云流水般舒暢而醇美。1992年臺灣觀念音樂制作所出版了他演奏的激光唱片專輯《趙硯臣的胡琴世界》。1993年中央人民廣
播電臺錄制了60分鐘專輯節(jié)目《趙硯臣二胡演奏藝術》。1994年臺灣、香港兩個觀念文化公司承制臺灣公共電視節(jié)目《中國音樂情》,其中有趙硯臣、王國潼、黃安源等幾位著名二胡演奏家的精彩表演。
近十幾年,趙硯臣更側重對音樂學的理論探索,成績斐然。研究重心是演奏心理學、演奏美學和演奏技術理論。1977年出版的專著《二胡基礎訓練》開了用生理解剖學研究器樂演奏規(guī)律之先河。隨后出版的《怎樣演奏二胡》、《廣東音樂高胡技法》(與甘尚時合著)、《二胡藝術》等書,在我國音樂界產生影響。即將出版的他主編的《中國二胡大全》,是我國二胡藝術創(chuàng)作、演奏、理論研究集大成之著作。他多次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在國際、國家刊物上發(fā)表了數十篇學術論文
。他在教學、科研的同時還創(chuàng)作、改編有《皮影調》、《草原牧歌》、《春綠江南》、《京戲青衣》、《河北梆子》、《滿堂紅》等作品,均收入《趙硯臣:胡曲集》之中。
這幾年趙硯臣更忙了,因為在學術上的成就,他被聘為多種獎項的評委,常常去全國各地參加有關的評審會和鑒定會。隨著職務和成就的增加,趙硯臣卻更顯得處世淡泊,為人謙和。他待人真誠,助人為樂,自己出版的著作,隨手送給同行朋友,自己甚至一本不留。每每有人稱贊他的成就,他卻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我這點雕蟲小技算不得什么!彼晃鼰,不喝酒,最喜歡閱讀經典著作和欣賞大自然,在他看來,人為的美總不如天造的大自然更美。對音樂藝術和對人的真誠構成了趙硯臣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