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邑中先設昭陽書院,乾隆十年(1745)曾借 拱極臺為院所。道光年間,遂另建文正書院。
文正書院址在縣署東,原北宋 文正公范仲淹宰令興化時的官廨。此廨明時改作主簿署,清初改為縣丞署,故今人仍以“縣丞署”稱之。道光十二年(1832)取消縣丞官制,遂于十四年(1834)改作 文正書院。以 范仲淹的謚號“ 文正”為院名,恰與“ 昭陽”一文一武。 文正書院設童生考棚,生員(學員)官費。前三 任山長皆非邑人,任邑人為山長例自陳廣德始。
概括
陳廣德品學兼優(yōu),堪為師表。自戶部乞歸后,其父早歿,事母至孝,晨昏省定,孝聲遠播。生活儉樸,惡衣素食,晏如處之。且嗜讀勤學、手不釋卷,學問淵博。曾為白駒施(耐庵)氏續(xù)譜作序,著有《焦根集》、《周易纂義》等傳世。
總結
陳廣德主講 文正書院,以身作則,為士子表率。故里中立匾,贊為“行為士表”,懸四牌樓上。原匾曾被毀于文革,1990年重立。題字 書家乃我國當代著名書法家 沈鵬先生。題字時已61歲,為中國書協(xié)副主席,人民美術出版社編審、副總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