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jīng)歷
在澧縣七中、源自教育的淵緣,陽雪初等好幾個大名卻很早就如雷貫耳,讓飽受“書中自有黃金屋”熏陶的寒窗學子頂禮膜拜。陽雪初,無疑是一代人中的天之驕子、陽春白雪。他弄潮商海的膽氣,他游刃股市的魄力,他創(chuàng)造的一個個 東方不敗的財富神話,譽滿瀟湘卻讓人可望而不可及;他緣定教育的慷慨,他兼濟天下的善舉,他每次不事張揚的大家風范,雖默默無聞可不由人不油然而生敬意。
孝子
陽雪初是個大孝子,而其父陽大金先生是一個頭戴禮帽,手拄文明棍,衣裝筆挺的開明紳士。作為一名德高望重的鄉(xiāng)村老獸醫(yī),也許他最大的成就感莫過于把兒女培養(yǎng)成材。生肖屬虎,虎頭虎腦的兒子成為可造之材,教育功莫大焉。知子莫若父,兒子事業(yè)有成,最初回報的就是母校七中。 1996年七中校慶他就一擲萬金,2000年至2005年七中校門移址、改擴操坪、修建教學樓、宿舍樓等母校一、二期建設改造工程,他和湖南運達董事長 高云安主動聯(lián)袂解囊60萬元;保護澧縣古文化遺產(chǎn),他與五位有識之士共捐資200萬元之巨修繕文廟。村里修通村公路,他又支持20萬元。 2007年9月陽老先生仙逝后,流水席一連數(shù)天開了好幾百桌,遠近鄉(xiāng)鄰絡繹不絕,都前往牛橋靈堂為老人上一炷香,叩三個頭吊唁,感念老人至死不渝的好生之德。如今,堪稱一流的牛橋小學落成,終于可以告慰在天之靈。
積德行善
家與 刻木山隔川相望,陽雪初從小就在這種根深蒂固的教化中熏陶成長。有 風水先生傳言陽雪初的老屋蓋在來龍脈上。陽雪初的父親付之一笑,說有天理才會有地理。那是三縣交界的 燕子山群峰腳下一塊藏風聚氣的開闊地,涔水源頭發(fā)脈此川,然后蜿蜒而去。這里周遭紫氣如蓋,蒼煙若浮,草木繁茂,流泉甘冽,當屬一條生龍。山環(huán)水抱,草繁木茂,水深土厚,這才造就了今天生龍活虎,龍吟虎嘯之勢。 陽雪初從小聰慧過人,父親給他剛夠買幾樣東西的錢,他靠腦瓜子算計算計總能摳出跑腿錢; 生產(chǎn)隊摘辣椒,他比別人摘得少卻會想法兒往籃子底下系根細繩多掙工分;小學四年級時,他寫的作文《陳位福的漁網(wǎng)》不想能在報刊上發(fā)表,讓陳位福一下子出了“大名”。他獨自找到 澧縣、石門、 臨澧三縣交界的界口,小小年紀就過把了一腳踏三縣的風光。村里人私下里都議論,小伢看極小,這伢子只怕是 文曲星投胎托生。1981年,他鯉魚跳龍門考上 湖南財經(jīng)學院,這只猛虎從此出了山。大學畢業(yè),他一度在財經(jīng)學院留校任教,嘔心瀝血育桃李;稍后又在《湖南日報》當過記者, 四海風云奔筆下。1987年,他龍歸大海,在計劃經(jīng)濟的雙軌制中游刃有余;1992年,他涉足變化莫測的股市,小試牛刀,初露鋒芒,從此形成一發(fā)不可收拾之勢。
相關(guān)事跡
事跡一
常德市2006-2007年社會團體和個人支持新農(nóng)村建設光榮榜”—— 陽雪初 5(萬元) 碼頭鋪鎮(zhèn)杉木村硬化村級公路
事跡二
網(wǎng)絡救助7歲女孩小帥穎”—— 由湖南紅網(wǎng)、 搜狐網(wǎng)站、湖南《當代商報》和湖南都市頻道聯(lián)合發(fā)起的“網(wǎng)絡救助7歲女孩小帥穎”的愛心行動受到了海內(nèi)外廣大網(wǎng)友的熱切關(guān)注。 2002年8月13日晚上8時左右,正當小帥穎和她媽媽在紅網(wǎng)聊天室與網(wǎng)友聊天時,記者接到一個網(wǎng)友的電話,說她有幾位朋友很想來紅網(wǎng)現(xiàn)場看看帥穎母女倆,讓記者一定要留住小帥穎和她媽媽。 9時15分,湖南天晴投資有限公司陽雪初一行四人來到紅網(wǎng)新聞部,看望了帥穎母女倆,詳細詢問了小帥穎的學習情況和她媽媽的病情后,陽雪初先生一行四人向小帥穎母女倆捐助了16000元。陽先生表示:錢不是很多,但希望以此表達四人的心意和對小帥穎母女的幫助。陽先生還鼓勵小帥穎,要好好學習,不要辜負好心人對她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