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譚少云(1901.8.12 -1988.1.1) 原名志仁,號鳳皇山人、妙微居士,祖籍江西南昌,生于江蘇海安。 擅長中國畫。
出身于書畫世家,1925年從父學書畫,17歲與弟隨父往江南謀生。
1920年師事吳昌碩攻書畫、篆刻為入室弟子。青年時代與李叔同、金少保、王一亭等過從甚密。
1930年隨父在上海賣書畫為生,與父譚組云、弟譚小云稱為“三譚” 。
1935年任南洋大學、復旦大學書畫教授,校方曾贈“聲重藝林”銀盾 。
憎愛分明。曾信佛,與豐子愷相友善。
1956年加入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
1957年,中國美協(xié)為其在頤和園舉辦個人畫。20世紀60-70年代遍游名山大川,采景寫生。
1978年被聘為上海市文史館館員。
1983年獲“第五屆全運會征畫榮譽獎”。
1985年至1986年在滬為老年學校教授國畫 。
代表作品
作品有《紅梅》、《歡喜佛》等,出版《吳昌碩、譚少云書畫合集》、《王一亭、譚少云名 畫合璧》、《吳、王、譚三家墨妙》、《吳、王、三譚書畫萃》、《藝舟書畫譜》、《三譚(譚祖云、譚少云、譚小云)書畫冊》、《海陵譚家書畫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