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信息
排 名:坐第44把交椅。
籍 貫:凌州(今山東省陵縣)。
綽 號:圣水將。
星 號:地奇星。
性 格:有情有義,有勇有謀。
上山前身份及職務:凌州團練使。
上山原因:圍剿梁山兵敗后歸順梁山。
梁山職務:馬軍小彪將兼圣水營都統(tǒng)。
武 器:圣光水紋槍。
必殺技:碧水陣,圣光破。
上梁山的緣由
梁山兵馬收降大刀關勝并打破大名府后,大宋朝廷派凌州團練使單廷珪與魏定國領兵再打梁山。他奉命征剿來到凌州與宋江部下的關勝兵馬相見,初戰(zhàn)告捷,打敗了關勝并活捉了宣贊與郝思文。后來他派人押解宣贊與郝思文上東京的路途中,卻被李逵、焦挺、鮑旭三人在中途將宣贊與郝思文救下。單廷珪與關勝二人對陣,關勝略施小計,斗不到五十回合掉頭就跑,單廷珪拍馬追趕,追了十余里后,眼看就要追上,他舉槍便刺關勝后心。關勝此時奮起神威,用拖刀計將單廷珪拍于下馬,將其生擒活捉,迫使單廷珪歸降了梁山。單廷珪歸降梁山后,又勸降了神火將軍魏定國。
人物結局
招安后,單廷珪跟隨宋江南征北戰(zhàn),大破遼國后,又參加平田虎、滅王慶、征方臘。征討方臘時,單廷珪跟隨盧俊義攻打歙州(今安徽歙縣),因求功心切,掉進了敵人的陷坑,為伏兵長槍弓箭戳射而死。
人物形象 圣水將單廷珪外貌描寫“邊陣內鼓聲響處,轉出一員將來,戴一頂渾鐵打就四方鐵帽,頂上撒一顆斗來大小黑纓,披一付熊皮砌就嵌縫沿邊烏油鎧甲,
《新版水滸傳》中的單廷珪
穿一領皂羅繡就點翠團花禿袖征袍,著一雙斜皮踢鐙嵌線云跟靴,系一條碧鞓盯就疊勝獅蠻帶。一張弓,一壺箭,騎一匹深烏馬,使一條圣光水紋槍!眴瓮暿撬疂G排名第四十四位,在七十二地煞星排第八為地奇星。綽號“圣水將軍”,之所以稱他為“圣水將軍”,是因為他善用水浸兵之法,俗話說就是“水淹”。
單廷珪在圍剿梁山兵敗后歸順了梁山泊眾好漢,之前他是凌州團練使,上梁山后他成了馬軍小彪將兼圣水營都統(tǒng),與林沖,董平,魏定國鎮(zhèn)守梁山正西旱寨。我覺得他是一名有勇有謀的人。因為從單廷珪大戰(zhàn)大刀關勝是可以看出。書中所說,單廷珪與魏定國一起大戰(zhàn)郝思文與宣贊。四個人交纏在一起,不時發(fā)出兵器碰撞的聲響,遠看如同千軍萬馬在廝殺。就在這時,圣水將單廷珪生來一計,帶領魏定國與眾將士向本陣詐退。宣贊,郝思文二人連忙追去,但見兩隊步軍向他們圍裹將來,便一齊撥轉馬頭,往自陣跑去。這時單廷珪飛馬向前,將他們活捉去了。真乃是“錦囊妙計擒雙賊,智勇雙全數(shù)廷珪”!而這也正是大家所喜歡他的原因之一。
各界評價
可惜這位英勇善戰(zhàn)的將軍,在跟隨盧俊義攻打歙州時,因求功心切,與神火將魏定國雙雙掉進了敵人的陷坑,被伏兵長槍弓箭戳射而死?蓱z圣水并神火,今日都嗚呼喪土坑!
但縱觀他一生,覺得單廷珪他在行軍打仗的時候他有勇有謀,武藝高強;在平時生活的時候他風流瀟灑,氣宇軒昂,不失為水滸中一位頗具個性魅力的英雄人物。最終,單廷珪和其它偏將被封為義節(jié)郎,也算是對單將軍一生的一個綜合的評價。
單廷圭臨危受命,由凌州團練使調任剿匪大將,還未上任,就被梁山泊探得了消息,關勝帶領的一批梁山好漢已經殺到凌州來了。關勝與單廷圭、魏定國交鋒,第一仗是單廷圭、魏定國勝了,關勝的兩員副將宣贊、赦思文也被擒捉,再戰(zhàn)時,單廷圭卻被關勝大刀一拍,打落馬下,成了俘虜,投降了梁山。
自己敗了,把同僚也拉進去,這種情況,在《水滸傳》里是很普遍的。單廷圭也是這樣,投降之后,又去拉魏定國,他對魏定國如是說:“如今朝廷不明,天下大亂,天子昏昧,奸臣弄權,我等歸順宋公明,且居水泊,久后奸臣退位,那時去邪歸正,未為晚矣!边@種投降理論,聽起來非常有意思,也非?尚ΓF(xiàn)今本來在正位上,走了邪路,卻要等奸臣退位之后,再來去邪歸正!哪朝哪代無奸臣啊,照此理論推下去,單廷圭們怕是沒有改邪歸正的時候了。
然,單廷圭勸魏定國歸降梁山,主觀上的理論說不過去,但客觀上說,對魏定國是有好處的,因為,魏定國若不跟著單廷圭投降,他到朝廷里去也是沒好果子吃的:一者,他還僅僅只接到任命通知書,還沒到朝廷里正式報到,你和單廷圭已經敗給了梁山,這種實踐經驗證明你剿不了梁山,當不了大任,官的憑據僅是一張紙-任命書而已,只要不想要你了不想用你了,另發(fā)一張紙,你的官就沒了。二者,你的同僚投降通敵,你就是有“梁山關系”的人了,這種關系,就有可能讓你受一輩子心理折磨,皇帝主戰(zhàn)時,“梁山關系”會讓你吃不了兜著走,你會因此受到監(jiān)視,受到審查,受到批斗,更不要想到會得到重用了。而一旦皇帝主和,想招安了,你又會因“梁山關系”而可能成為“統(tǒng)戰(zhàn)花瓶”,要經常出席各種會議,作表態(tài)式的發(fā)言,有房子分,有工資長,讓你興奮得不得了,這種大悲大喜的事,會讓你自己也摸不透的,要知道自己的福禍,就只有時時去揣摸皇上的心思,而皇上的心思,豈是你隨便摸得透的?你就只有獨自去承擔這精神折磨吧!
為盜也罷,為官也罷,只有找個心安理得的理由,才能過得自由自在。單廷圭勸魏定國的理由,仔細想起來的話,不是可笑的托詞,而是飽含人生經驗的哲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