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jīng)歷
早期經(jīng)歷
順治四年(1647),由蔭生任山東高苑縣知縣?紳M,遷河南信陽州知州。順治十一年(1654),得到經(jīng)略洪承疇推薦,擢湖廣長沙知府。大兵進剿南明桂王朱由榔,高天爵理餉濟軍。順治十三年(1656),因父病假歸。
順治十六年(1659),補江西建昌府知府。先是廣昌縣山賊王昂、傅勝、辛連升、周由義、陳太宇、蕭來信、夏登選等聚黨數(shù)千,踞羊石、滴水二砦為巢穴,官軍仰攻,輒為滾木礧石所傷,罷攻,招降,賊王昂、傅勝佯就撫,仍伺隙煽亂。官軍斃之獄中,余賊益負固。順治十八年(1661),高天爵會巡道張永祺、參將王之任議乘風雨交作,漂流樹木沖斷橋梁,賊俱歸巢,出不意直搗之,斬賊千余,盡毀其巢,生擒辛連升、周由義、陳太宇、蕭來信、夏登選及王昂之父王尚智,并斬于軍。巡撫張朝璘疏報:“十年砦賊,一旦掃除,由道府區(qū)畫周詳,捐貲懸賞,鼓勵士卒冒險奏功”。詔下部察敘,高天爵得軍功加級。
三藩之亂
康熙十三年(1674),耿精忠在福建叛亂,縱黨入江西,犯建昌,時高天爵已擢兩淮鹽運使,有人勸他速速離開,高天爵答:“守此土十六年,雖受代,不可遽離”,于是率家丁數(shù)十人御賊萬年橋。城守副將趙印已降賊,乘高天爵力戰(zhàn),從后縛之,獻賊,載送入閩,再三誘降,不屈,囚之。越歲余,與副將王進,武舉胡守謙,把總楊起鵬、姜山等同謀,遣千總徐得功出仙霞嶺迎大軍入關,陰結死士為內(nèi)應。賊黨偵而訐之,康熙十五年(1676)九月四日,遇害。
死后追贈
康熙十九年(1680),福建巡撫楊熙疏列同日殉節(jié)諸人,部議恤蔭有差,高天爵得贈太仆寺卿,蔭一子入國子監(jiān)。
康熙三十五年(1696),福建巡撫卞永譽請以高天爵與原任福寧總兵吳萬福、福州府知府王之儀、邵武府知府張瑞午、建寧府同知喻三畏、邵武府同知高舉、侯官縣知縣劉嘉猷、尤溪縣知縣李塤、福州城守千總廖有功等合建一祠于省城西門外,春秋致祭。
康熙四十四年(1705),時任工部員外郎的兒子高其佩請扁,御書“藎忱義烈”四字以額其家祠。
康熙四十六年(1707),時任浙江溫處道的高其佩復為父請謚,賜謚忠烈。
雍正四年(1726),時任大學士的長子高其位與時任都統(tǒng)的高其佩,同奏請諭祭。追賜禮部尚書銜。
雍正七年(1729),入祀昭忠祠。
家族成員
父:高尚義,以隨征松山、杏山及太原功,予二等輕車都尉世職,任杭州駐防協(xié)領。
長子:高其位
第五子:高其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