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37年1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祁陽縣龔家坪鎮(zhèn)。1950年參軍入伍,參加抗美援朝戰(zhàn)爭,從事醫(yī)療救護工作。1954年考入武漢大學法律系從事法律專業(yè)的學習和研究。1980年就職于原黃石師范學院(現(xiàn)湖北師范大學)政教系,從事法學教育和科研工作,后任政教系主任。1988年就職于武漢大學法學院,1989年被聘為教授、博士生導師,1991年任武漢大學法學院副院長。1996年任武漢大學律師進修學院名譽院長。2000年受聘浙江大學法學院院長。2004年被遴選為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
社會任職
李龍先生畢生從事法學教育和法學研究工作,曾兼任教育部“馬工程”重點教材審議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法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副會長、國際法律哲學與社會哲學協(xié)會中國分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法學教育研究會副會長、國家“2011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認定工作專家和湖北省政協(xié)委員等職。
人物作品
論文
1、《日本憲法第九條及其走向》,《中國社會科學》,2002第4期;
2、《財政立憲主義“我國憲法時刻的理論基礎”》,《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4第4期;
3、《論馬克思主義法學的創(chuàng)立》,《中國法學》,1990第3期。
4、《法治模式論》,《中國法學》,1991第6期。
5、《憲法學基本范疇簡論》,《中國法學》,1996第3期。
6、《憲政規(guī)律論》,《中國法學》,1999第4期。
7、《論宏觀調(diào)控與法的功能》,《中國法學》,1997第1期。
8、《經(jīng)濟全球化與法學的演進》,《中國法學》,2002第1期。
9、《論協(xié)商民主》,《中國法學》,2007第1期。
10、《憲法新論三則》,《法學研究》,1994第3期。
11 、《中國民法沿革考》,《法學研究》,1986第4期。
12、《中國古代的年齡制度》,《法學研究》,1984第2期。
13、《人本法律觀簡論》,《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4第6期。
14、《論中國特色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則》,《政治學研究》,2008年第1期。
15、《論協(xié)商民主》,《中國法學》,1997年第1期。
16、《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的法理探源與中國特色》,《中國法學》,2012年第 2 期。
等160余篇。
著作
《人本法律觀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法理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良法論》,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年。
《法學基礎理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年。
《西方憲法思想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西方法學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鄧小平法制思想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新中國法制建設的回顧與反思》,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以人為本與法理學的創(chuàng)新》,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等20部。
榮譽獎項
1997年、2001年、2005年分別獲國家級優(yōu)秀教學成果一等獎三項,1998年獲教育部第二屆人文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2002年獲國家優(yōu)秀教材一等獎兩項、司法部科研一等獎一項,2004年、2009年獲湖北省人民政府科研一等獎兩項。
人物逝世
2020年12月2日15時45分,李龍因病醫(yī)治無效在武漢逝世,享年83歲。李龍先生遺體告別儀式定于2020年12月8日舉行。